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设计者:江埔小学郭玉华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第67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二第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利用图上提供的玩具价格和两个小朋友各有的钱数等信息引出可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列出35-2和35-20两个减法算式。这两个算式放在一节课中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在后面的笔算加减法学习中理解为什么要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提前做孕伏。配合计算过程安排了摆小棒的情景图,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领会和感悟减法计算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计算后还可适当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的结果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两种不同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结合动手操作,明白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减。教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新知启导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指名指名说出得数)8-57-49-720-1040-2050-2050+270+45+302.下面两道题怎样口算?34+5=?76-6=?(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口算过程)教师说明:在口算加减法时,把其中的数想成几个十和几个一比较好算。[设计意图:通过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复习有关计算,为学生理解口算算理做好准备。]二、创设购物情境,明确要解决的问题1.由生活人手,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谁能说一说你买过什么东西?买东西的时候,谁是自己付的钱?请举手。谁能说一说付钱时要注意什么?2.这节课,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习买东西的知识,好不好?(出示主题图)(图上不出现学生对话)让我们一起到娃娃商店去看看吧!同学们,你们看,娃娃商店里都有哪些同学们喜欢的东西?你喜欢什么,挑一样给大家介绍好吗?3.大家看,今天还有两个小朋友也来买东西,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俩在说些什么?(依次出示二个小朋友对话图)(1)平平(左):我有35元,买一个大象存钱罐,(问题被暂时遮住)根据平平说的话,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2)芳芳(右):我有20元,如果买一个洋娃娃,(问题被暂时遮住)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入,调动学生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适当引导学生的储蓄意识。]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师:怎样才能解决买一个大象存钱罐,还剩多少元呢?又怎样才能解决买一个洋娃娃,还差多少元呢?(指名回答)怎样列式?板书:35-235-20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同桌交流列式想法。通过前面加法的学习,想一想,我们可以让谁来帮忙?(小棒)四、合作探究算法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2.配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互评。板书:(1)5-2=330+3=33或者10-2=825+8=33(2)30-20=1010+5=153.以上的两种算法,哪种方法你比较喜欢?为什么?(优化算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合作交流,探讨算法。]五、总结沟通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教师再加以说明:这两个算式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35-2是先计算几个一减几个一;35-20是先计算几个十减几个十。[设计意图:通过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六、教学测评1.做书本第68页“做一做”第1题:自己做在书上,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2、找新家(课件出示,指名回答。)3、练习十二第1、2、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4、练习十二第3题:(1)看图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