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之我见内容提要: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还太少,还不能进行大量的阅读,所以,听话、说话已成为低年级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也因此口语交际在低年级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关键词:听话说话情境激趣“重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积累丰富的语言靠什么要靠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还太少太少,还不能进行大量的阅读,所以,听话、说话已成为低年级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也因此口语交际在低年级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于是,每节口语交际课我都精心准备,创设各种情境训练学生说话,这对于一直习惯高年级教学的我来说,认为已经算是设计精心了,可是当它运用到低年级的课堂时,我才发觉到太多的不足,我一次次地跌倒,也从中不断地积累宝贵的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一方面是良好的“听”的习惯的养成。“倾听”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稳定性差,同时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不高。针对这些特点我要求学生:首先做到“正确地听”。这主要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即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眼睛看着说话的对方,集中注意力,不插话,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其次做到“主体地听”,即要求学生能大体听懂对方的话,考虑对方说话的内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中来。另一方面,要求训练学生“规范地说”“有意识地说”。说,是用口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低年级小学生一般会在课堂上争着发言,但他们的发言往往是随兴而发,讲的话不完整,不规范,这就需要教师逐步的引导。总之,听与说,密不可分。一方面,听是说的基础,是获取信息积累材料的过程。另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说,是检验听的效果、培养各种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自己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方法谈一点体会。一、借助插图,想象“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的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情景图,它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将教学与说话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些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他们可能说什么,想什么……然后看着图说几句完整的话把图上的意思表达清楚。这样的机会信手拈来,又服务于教学。如教学《夏夜多美》这课时,我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蚂蚁和睡莲的表情、动作,想想他们在做什么?可能会说什么?利用这个特定的环境,激发了学生想要描述、赞美、交流、议论的愿望,老师适时地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同学们看着生动的画面,同学之间互相练习,畅所欲言,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二、创设情境课堂,引发说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此。在学习《借生日》的时候我就因势利导,“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为大家过生日的?”学生们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父母如何为自己过生日,课堂气氛空前高涨。这时,我见时机成熟,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吗?”立时,课堂气氛沉寂下来大约持续了近三分钟,我打破了这沉寂的画面,从他们那自责的表情中,我准备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我向同学们发问:孩子们,我们怎么才能知道父母的生日呢?生日那天,你们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呢?这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争着发言,都说得情真意切,我便要求学生回家去适时说给父母听,这既锻炼了口语又渗透了品德教育。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学生都会积极踊跃地开口发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创设情境,提高兴趣。有时我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