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摘要通过分析药品的特殊性以及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即1.药品市场的集中度相当高;2.零售药店是患者购药的主渠道;3.形成了药品流通的现代物流体系;4.高度重视药品流通全过程的安全性;5.专业化的市场中介组织益愈重要;6.积极推广和应用药电子商务;合理设计我国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即在确保药品流通全过程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药品市场的集中度和透明度,推进药品分销企业的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加快对药品流通全过程的流程再造,构建以信息化引领的药品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医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建立高效的药品市场监管体制和市场化的行业中介组织促进他律和自律的有效结合,实现药品流通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合理设计分步实施方案:一是提高药品市场的集中度;二是提高药品的透明度;三是提高药品市场的现代化程度;四是提高药品市场的交易速度;五是提高药品市场的信用程度。关键词药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忽视了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对流通体制和经营管理的特殊要求.要解决药品流通的问题,首先必须充分认识药品的特殊性。1药品特殊性的七种表现药品的特殊性表现在7个方面:一、药品用途的特殊性,药品是一种用于诊断、医治或预防人或其他动物疾病的特殊商品。二、药品质量的极度严格性,只能100%合格,不合格药品一旦进入市场,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三是药品使用的专属性,每种药品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主治和特定的使用对象,同类药品之间不可以任意替代,药品在使用方面不具有任何随意性。四是药品效用的两重性,使用不当或失之管理,就会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五是药品时效的敏感性,药品只有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才能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过期的药品,只能报废销毁。六是药品消费的被动性,药品消费者——患者是药品购买主体,但对药品购买的选择权却在医生手里,患者不可能因为药价高或药量大拒绝购买,因而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上。七是药品经营的特殊性,药品交易的末端消费者不能拥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决定了经济形势变化的价格刺激对药品的市场需求影响甚微,药品价格即使虚高数倍,消费需求也不会因之减少。药品的这些特殊性,要求设计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时,必须把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专属性和严密性放在首位,而不是其赢利性的商品性。2各国的成功经验是重要参照系一些国家成功经验和做法,是合理设计我国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的重要参照系。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药品的特殊性,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商品的流通体制和流通方式。综括起来是:2.1药品市场的集中度相当高。国外大型医药公司年销售额一般都在20亿美元以上,欧盟排在前三位的药品分销企业市场占有率为65%,日本排前在五位的为80%,美国排在前三位的高达96%。美国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超过40%,但药品批发商总共只有70家。日本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为12%,也不过才有147家药品分销企业。法国8家药品批发企业中,其中的3家市场份额高达95%。德国过去药品批发企业很多,现在只剩10个大的药品批发商,其中3家最大的占市场份额达60%-70%。由于药品市场的集中度相当高,这些国家对药品市场监管非常有序有效,而且监管的行政成本也比较低。美国FDA总共才有9500人,其中2/3的人是在马里兰洲总部的国家顶尖级药学专家,1/3的人是分布在各地的行政执法人员。2.2零售药店是患者购药的主渠道。法国84.7%的药品通过药店销售,15.3%由厂家直接销售给医院使用;在药店销售的药品中,88%由药品批发商分销给药店零售,12%由厂家直接销售给药店进行零售。德国84%的药品通过药店销售,其中70%为处方药和可报销的非处方药,14%为不能报销的非处方药。另外16%的药品由超市销售,医院销售微乎其微。在日本,通过药品批发企业销售的药品约占89%,直销医院和药房的分别为3%和7%,直销患者的仅为1%。美国药品零售药店的销售比重为74.9%。零售药店为患者购买药的主渠道,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3形成了药品流通的现代物流体系。美国以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