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多维互动家长会规范一、指导思想建立“家校共育”通道,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行为;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现状,发展方向,征求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及时调整工作;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理解、支持我们的教育教学,最终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方法激励、引领、协调。激励:会上只表扬好的现象和个人,不足的现象和个人在班主任和家长个别交流时再说。引领:告知家长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协调:对不和谐的因素进行综合协调,如:班主任协调子女与家长矛盾,家长协调班主任与学生矛盾,班主任协调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矛盾。三、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各分管校长成员:责任处室主任,三个年级组长2、工作小组综合协调与指挥:分管领导组长:年级组长副组长:年级组五人管理团队成员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3、家长委员会A、初中部家长委员会: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B、年级家长委员会: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C、班级家长委员会: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家长委员会成员素质要求较高,子女的习惯、表现、成绩要求较好。四、组织、程序、时间家长会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全年级组在大礼堂集中开会,时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主持人为年级组长,发言人为:年级组代表、校长(分管领导)。年级组代表向家长汇报年级组的思想、理念、行为等(要制成ppt课件),并对家长提出要求。二是在班级分班开会,时量控制在90分钟左右,主持人为学生,发言人为:学生、班主任、家长、科任教师、其他等,班主任发言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五、内容、形式、方法内容要丰富,如:运动会、学习、吃饭、打扫卫生等;形式要多样,如:讲、视频展示、表演等,方法要多种,如:给父母的知心话,学习方法介绍、作业展示等。六、手段与技术要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如:安排家庭有摄录设备的同学将平时的活动进行照片、视屏收集,将学生给父母说的真心话制作成视频,班级家长会要有ppt等。七、家长会的拓展结合友情学习小组,构建友情家长小组,由素质较高的家长担任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将小组成员召集,商讨、交流子女的习惯、学习、生活等情况,互相帮助,让家长和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对学校的课堂、食堂、环境等考察并提出正面意见。八、注意事项1、年级组要有方案。2、班级接待要周到、热情,如:安排学生服务,准备茶水等。3、成绩单不排名次。4、弘扬正能量,如:班主任的仪态大方等。5、涉及有关经费问题按经费管理标准和程序执行,由家长委员会向家长说明和解释。初中部201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