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学进度安排的一点讨论第六小学李慧青三年级教学进度安排是整个小学阶段进度安排中,争论最少的一个部分。大家在整个教学实践中都普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只是这一学年由于高尔夫校本教材的应用,使得整个教学安排比较紧凑,甚至取消了基础知识的部分。另外,由于这学年单元教学内容中,课与课间技术的连贯性也不是很紧密,所以整个的教学进度的安排都是穿插进行的。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兴趣倾向,所以对整个内容的学习还是能够接受和掌握的。唯一的争论点在于跳跃单元的安排上。三年级下跳跃单元第三节课时《空中接来球》。就是关于空中接来球只用一课时是否可行?如果增加课时,是否能达到教学效果。《空中接来球》的教学重点是有力脚踏跳,双脚落地。难点:屈膝缓冲。这在之前的教学中已经多次出现了。加入空中接来球使孩子们在愉快、有趣的游戏中,能够体验到踏跳向上的感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抛球的高度、起跳、触球的时机”实在是太难了。孩子们为了接球完全顾不上单起双落的动作,甚至造成了对已掌握动作的影响。纵观整个跳跃单元的教学内容,(《双人蹲跳》、《原地双脚起跳》、《空中接来球》、《跑几步,在一定区域内单脚起跳,双脚落入沙坑》、《考核:比比谁跳得远》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编者花费了很多的心思,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教材顺序连贯。从双脚跳过渡到双脚起跳向上(提高学生快速蹬地的能力),再到单起双落,连接跑跳入沙坑,逐渐加深难度,最后融入评价的内容(比远),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跳跃能力。但是在这一些列的跳跃内容中,《空中接来球》实在有点偏难,学生掌握情况不好。最后讨论出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进行一些改动:基本部分,先是单脚起跳用头触高物(体会身体向上的感觉),然后单脚起跳用手触高物(联系上节课所学内容),原地自抛自接球,双脚起跳自抛自接球,单脚起跳自抛自接球(感受触球时机),最后过渡到跳起接空中球(不强调接住球,强调跳高接球)。对于教材的处理,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关键是在讨论的过程中使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对老教师有所感悟,对新教师有所启迪,最终让学生受益。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