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为安全生产荐“他山之石”VIP免费

为安全生产荐“他山之石”_第1页
1/2
为安全生产荐“他山之石”_第2页
2/2
为安全生产荐“他山之石”最近,有关安全生产的几个国际论坛和展览相继在北京举办,国外一些安全生产理念和经验给人以启示。在此,不妨向国内安全生产荐几块“他山之石”。其一,安全投入是能带来丰厚回报的战略投资。这是美国杜邦公司最重要的一个经营“信条”。该公司把安全作为衡量业务成功与否的标准,因为安全事故不仅影响员工,还影响客户,影响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比较起来,我们的一些企业目光就显得短浅了,视安全投入为一种负担,有的甚至认为是花“冤枉钱”,看不到安全投入与效率、效益之间的关系。安全投入应该是企业自发的、主动的行为——我们离这一理念还有多远的距离。其二,用强制性培训提高中小企业安全水平。这是澳大利亚等国家防范安全事故采取的一个关键性举措。事实表明,安全事故往往多发于中小企业。通过对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强化防范意识,创造人人重视安全的环境氛围,继而形成人人自律的安全文化,对遏制安全事故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毋庸讳言,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些地方的安全培训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或文件里,很难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据调查,一些中小企业职工根本就没有经过培训,安全知识几乎为零。不可想象,职工缺乏安全意识,企业怎么能保证安全生产。其三,让有限的监管力量发挥最大作用。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美国现在的从业人数增长了1倍,但工伤事故却下降了60%。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有效地、公平地实施安全标准和不折不扣地执行所有的安全规章,让有限的监管力量发挥出了最大作用。细想一下,这其实也谈不上什么经验。依法照章监管,本是最基本的要求。遗憾的是,我们却做得难尽人意。对法规执行不严,监管不力,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总是跟在事故后面亦步亦趋,成了某些监管部门的痼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企业的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一些被责令第1页共2页关闭的小企业总是关不住。当监管成为“软肋”,期望安全生产是不是有点“奢侈”。他山之石可攻玉。面对上述的“他山之石”,我们能不能攻出自己安全生产之“玉”。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为安全生产荐“他山之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