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正确认读本课中的词语和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本课中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教学难点: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一)看图猜字(生自由回答)(二)出示“蜜蜂”图片,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蜜蜂的一个小故事,是什么呢?——《蜜蜂引路》(和学生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孩子们你们仔细观察“蜜、蜂”两个字,有什么发现呢?为什么都有一个“虫”字呢?“引路”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读读这个小故事。注意:在读之前,老师有两个读书要求(出示课件)读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主识字(一)同学们刚才读了课文,看看这些词语你们能够读准字音吗?(教师出示课文中难读的词,随机理解部分词语)(二)课文中有九个要写会的字宝宝,你们会读吗?你记住了哪个字?怎样记住它?读了之后有什么发现?(教师出示课件)(三)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直奔重点段,理清“行走”路线。(一)观看课件,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浏览课文,找出哪一个自然段围绕“列宁利用蜜蜂找到养蜂人”这个主要内容来写的。(第三自然段)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思考列宁的行走路线。2.小组合作学习,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在白纸上画出列宁的行走路线的简图。3.出示剪贴画:花丛、园子、小房子、小路,让学生上黑板摆、贴。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评议。4.练习:(1)让学生质疑,看这段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2)理解本段的重点词语——“果然”。选词填空:果然、竟然①早上出门,天阴沉沉的,到了中午()下起了大雨。②早上出门,阳光灿烂,到了中午()下起了大雨。(3)想象练习。第三自然段只写了列宁在找养蜂人的途中看的和做的,却没有写他怎样想的,现在我们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列宁当时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生自由发言)当列宁从住处出来后,他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心想:……,于是,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又想:……,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二)从这里,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感悟出列宁是个善于观察、勤动脑筋的人。)我们从这段文字中,知道了列宁找养蜂人的办法,我们再去读一读这段文字吧。四、总结是啊,聪明的列宁之所以能够顺着他的想法从花丛——园子——小房子,最后成功的找到了养蜂人,这都离不开他的——(板书: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觉得我们应该向列宁学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出示课件列宁通过仔细看,用心想,结果找到了养蜂人。这就告诉我们,遇到事情时,如果能向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那就能找到问题的好办法。五、拓展延伸小蜜蜂在无意中做了列宁的引路人,那列宁会对蜜蜂说什么呢?而蜜蜂红着脸说了什么?板书设计:26蜜蜂引路列宁养蜂人仔细观察花丛(路边)用心思考园子(附近)小房子(旁边)《蜜蜂引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榆中县高崖小学张晓艳2014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