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1、成语推断法1995年高考题第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问私。成语中有恪守不愉,恪:谨慎而恭敬。吾亦望汝副其心。成语有名副其实,副:符合第16题:或妄轻怒。成语中有“轻举妄动”,妄:胡乱。又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招致)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长治久安,太平安定)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靠近)势拨五岳掩赤城。(出类拨萃,超出)1997年高考:善才绳之。(绳之以法,捆绑)2、联想推断法如“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我们可以联想到《孔雀东南飞》中的“府吏见叮咛”,“见”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那“不以外夷见忽”就可以理解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1998年高考第18题: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先例)B得全首领以没(保持高位)C而有司循常习故。(指主管官员)D公父母春秋高。(指年龄)可以联想到高中课文:苟以天下之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行赏。(出师表)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谭翮同)2、语言结构推断如1991年高考题:顽鲁者亦当矜怜。(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从对文就可以判断,原文“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贤俊”与“顽鲁”相对,贤俊是指有德才且才智出众的人。是就“聪明”与否的问题,不涉及“固执、顽皮、粗鲁”等义。那么就选D项。又: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与贤相对,用和以相对,也是对文结构,那以“以”的意义就据此推断为“重用、任用”。又: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固是什么意思?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那么“固”也应该是一个名词。据此可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3、语境推断法(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某词的意义。《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邑”颇为费解,但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2)可以根据句子内部或整段文字的大语境来进行推断。如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第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言”为“叙述”之意。②句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为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变为动词,可译为“说”。(有人认为译为“记载”)4、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1)范增数目项王。(2)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目”前有状语,后有名词宾语,用作动词。理解为“用眼睛看”。“高”后带宾语,可见“高”是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5、依据字形推断词义如:1998年高考题: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觐”可以借助形训推断法,该字形旁为“见”,意思肯定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李若水见的对象是父母,据此,C项为正确。6、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如“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中的“修”,可用现代汉语“修建、修造、修长、修饰”去推断,就可以推断为“修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