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设计第二单元6鸿门宴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二)查阅关于司马迁的资料。二、自练自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欲王关中()为击破沛公军()崤山()好美姬()说我()孰与君少长()从百余骑()戮力而攻秦()范增数目项王()沛公之参乘()切而啖之()如恐不胜()何辞为()飨()鲰()卮()郤()玦()桮()哙()戟()瞋()眦()跽()彘()俎()芷()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被鲁迅誉为“”。学案设计3.补出下面的诗句。(1)今者项庄拔剑舞,。(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天下皆叛之。(3)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4.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1)距关,毋内诸侯。(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7)令将军与臣有郤。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飨土卒(2)夜驰之沛公军(3)无所取(4)从沛公(5)亡去不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7)与臣游(8)籍吏民(9)他盗之出入(10)具言(11)若入前为寿学案设计(12)杀人如不能举(13)窃为大王不取也(14)坐须臾(15)相去四十里(16)置车骑(17)督过之(18)令张良留谢6.解释下面虚词的意思。(1)固不如也(2)君安与项伯有故(3)孰与君少长(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5)因言曰(6)今者有小人之言(7)不然,籍何以至此(8)因留沛公与饮(9)以示之者三(10)因击沛公于坐(11)若属皆且为所虏7.找出活用的词语并解释。(1)沛公军霸上。(2)①沛公欲王关中。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素善留侯张良。(4)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于是项伯复夜去。学案设计(5)①亡去不义。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6)项伯杀人,臣活之(7)吾得兄事之(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9)范增数目项王(10)若入前为(11)常以身翼蔽沛公(12)头发上指(1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14)籍吏民,封府库(15)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8.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1)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乃令张良留谢(2)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大礼不辞小让(3)故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听之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幸妇女无所幸故幸来告良(5)去相去四十里脱身独去(6)若若入前为寿若亡郑而有益于君(7)然沛公默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然,籍何以至此(8)于学案设计贪于财货长于臣复得见将军于此(9)因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因人之力而敝之(10)为使子婴为相任为击破沛公军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之奈何军中无以为乐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1)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为之奈何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今者有小人之言珍宝尽有之(12)且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且焉置土石9.指出句式并翻译。(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2)沛公军霸上。(3)具告以事。(4)若属皆且为所虏!(5)大王来何操?(6)沛公安在?学案设计10.指出加点词的古今异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4)而听细说。(5)沛公居山东时。(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三、质疑问难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在下面。合作探究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2.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3.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4.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5.文言文以简约为美,课文第三段为何要详细说明鸿门宴上的座次呢?学案设计6.“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7.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8.刘邦脱逃之前做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9.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两人态度为何不同?10.试分析刘邦、项羽的性格特征。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