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高迪小学张晓霞教材分析: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懂事的小男孩,他知道家里生活不富裕,爸爸常年病着,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得心疼妈妈,所以他只站在玩具柜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小汽车而从不让妈妈买。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应该学习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学情分析:现在的小孩子,大部分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是难以想象,文中的小男孩小小年纪,该怎样忍受“强烈的渴望”和因疼妈妈而“坚决不要”这种巨大的心理反差带来的痛苦啊!读完课文,学生自会被文中的小男孩深深地感动,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对照反思自己的行为,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学习他人精神。体会小男孩关心父母,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教学难点:默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这一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玩儿,到商场买礼物,你们都得到过什么礼物?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六、一”儿童节他得不到礼物,在玩具柜前,他只能看而不能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二)抓住重点、读懂课文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复习生字词。3、朗读,感悟第8—13自然段。过渡: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1)“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2)“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3)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4)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5)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男孩为什么只看而不买,小男孩的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妈妈,非常懂事。)(6)你们喜欢小男孩吗?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如果有可能,你愿意为小男孩做些什么?(7)师夸班上懂事的学生。4、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过渡: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小男孩喜欢玩具的句子。(1)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①指名读,说出你的体会。②从“只要……就……”可以看出他很喜欢玩具,商店柜台前挤满了人,只要有谁买,他就跟着看。③从“马上“这个词也可以看出他很喜欢,不管谁买,他很快就跟过去。④从“目不转睛”也可以看出他很喜欢,看得是那么认真,那么专注。⑤从“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可看出他看到玩具时的欣喜。(2)你们想一想,此时此刻小男孩心里会想什么呢?如果你就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想什么?(3)分角色朗读第1—7自然段。5、售货员阿姨还把小男孩的故事讲给了谁?(1)读第14自然段,小女孩听了是怎么做的?(2)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售货员阿姨呢?(3)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我们真心地希望她的心愿早日实现。(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再次默读全文,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生甲:学习了课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中的每一个人都让我难忘。学生乙:小男孩是那么懂事,阿姨是那样善良,就连她的小女儿也充满了爱心。学生丙: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会关爱父母,学会关爱他人。2、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①联系课文内容谈感受;②联系自己的生活谈感受.(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回忆本单元的课文,说说你从“戴嵩”、“送报纸的我”、三个妈妈的“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身上学到了什么?今后你要怎样做?(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是啊!愿大家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做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六)作业布置向文中的小男孩学习,每人每天坚持做一件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