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医院保洁员洗手依从性摘要:目的提高医院保洁员洗手依从性。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提高手卫生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结果医院保洁员洗手依从性增强。结论正确规范的培训、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护意识的增强是保洁员加强自我保护,增加洗手依从性的有效手段。关键词:医院保洁员;洗手;依从性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大多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有关。医院保洁员的手常常会接触患者的体液、物品以及其它生活垃圾,由于文化层次低、工作忙碌、防护意识欠缺的原因,保洁员经常是以手套代替洗手,这些都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针对我院保洁员洗手依从性差,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1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由于保洁员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无消毒隔离概念。多数保洁员对手卫生的认识有误区,也不了解洗手的规范,对手卫生知识和技能掌握也不够,她们每天从上班工作开始常常出现戴上一副手套进行各项工作,不管是干净,还是污染,始终戴上一副手套直至工作完毕。工作中着装不规范,有时不戴手套和帽子。有时工作中,触摸污物时也不戴手套,触摸后也不洗手,总认为自己的手看不见污物,直接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从不正规进行洗手和手消毒。还包括我们有些医务人员也是这样认为手上没有可见污物且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就没有洗手的必要,造成洗手的依从性差[1]。也不了解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和消毒方法,无形中把自己的手变成了微生物直接载体,造成交叉感染,使手卫生合格率低。1.2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保洁员绝大多数为临时招聘人员,大部分来自下岗职工,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卫生习惯不是很好。医学知识缺乏,理解能力弱,接受新知识能力差,也不知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有一些保洁员工作技术性不是很高,长期接触污物量大,再加上待遇较低等原因,易使保洁员产生不稳定的情绪,有时认为这些污物品对保洁员没有多大的传染性,使工作中不认真或疏忽大意,易造成污物引起人群中交叉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1.3保洁员的消毒隔离意识不强保洁员虽然是医院清洁环境,消毒隔离的主力军,但是她们根本不了解什么叫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划分及意义。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她们将保洁工具混放混用,如扫把、拖把、抹布,还有患者的污物品,废弃物品等均放在一起。操作时也没让清洁和污染的区域各分开进行工作。擦桌毛巾未做到一桌一用一消毒,而是一桌多用,也没有将消毒液浓度配制准确。而且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操作不规范,增加了医院感染潜在的危险性[2]。2有效的改进措施2.1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我院对全院保洁员每月开展一次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通过多媒体的课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形象的幻灯图片,具有直观性,一目了然对保洁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和意义;②清洁、消毒、隔离基本知识;③各类物品清洁程序和清洁消毒方法;④相关消毒剂的配制及正确使用;⑤手卫生;⑥职业安全防护;⑦医疗废物管理;⑧多重耐药的概念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与隔离措施等等。2.2提高手卫生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手卫生知识宣传,反复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时都应戴手套,取下手套也应洗手,手部有明显脏物时,或者有明显沾染了血液或其他体液的痕迹时,都应按正规的七步洗手法进行[3]。经常以各种形式不定期的进行教育培训,每个科室水池边都张贴"七步洗手法"的宣传图片,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促使了保洁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医患安全。2.3加强自我保护在上班时正规着装,穿好工作服,戴圆顶帽子,最好穿工作鞋。接触污物,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戴手套及口罩,必要时穿胶鞋,防水围裙等。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时要戴口罩予以隔离。医院的锐利物品较多,保洁员在运送时,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刺伤、割伤,如有损伤要及时处理。将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