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坛厂中学课程改革历史学案初备人:母永利备课组:历史组备课时间:2015年3月1日审核人:课题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科目、内容及科举制的作用。2.了解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学习方法1.带问读书法:课前先浏览学单,再读学本,注意使用彩色笔勾画圈点出重点,记录困惑的难点问题,带着学案上的问题思考着读书并完成学案;2.课初学对(1-2、3-4、5-6)互评互查,教师随机抽取评价;3.课前各学团从历史学科助理处抽取板书任务;4.所有同学都要认真自主独学和参与合作学习;课后完成巩固练习。5.课后做好整理、自评、自查,及时补漏。学习活动学法指导活动一:导入课题活动二:认真阅读教材第20--21页“科举制焕发的活力”一目并完成下面问题。1、科举制创立并完善与时期。2、科举制是通过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3、科举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和。4、你知道“雁塔题名”是怎么回事吗?5、科举制有什么作用?活动三:认真阅读教材第21-24页“衣食住行时尚”一目并完成下面问题。6、有位调皮学生让这位“唐代”骑马女俑吟诵了“北宋苏东坡”的两句词,他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1)(2)7、唐代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产生的原因、表现及特点分别是什么?活动四:小结活动五:【拓展练习】1、科举制创立于:()A、东晋B、南北朝C、隋朝D、唐朝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2、在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含义是()A、不管年纪大小都参加科举考试B、明经和进士是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C、人们都看不起明经科D、人们普遍推崇进士科4、下列对唐朝科举考试不正确的说法是:()A、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B、它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C、它对参考者有严格的家庭出身和年龄的限制D、它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5、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A、西晋B、东晋C、唐朝D、宋朝6、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以下什么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B、胡汗交融、中西贯通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7、下列各项制度中,为隋朝创立的有:①郡县制②均田制③三省六部④科举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唐代陶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A、唐三彩B、白瓷C、青瓷D、景德镇瓷器9、“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形象刻画出的科考情况是()A、秀才科B、明经科C、进士科D、明算科10、自隋唐以后,读书人实现“朝为天舍郎,幕登天子堂”梦想的主要途径是()A、九品中正制B、推荐制C、科举制D、自荐制11、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A、策问B、杂文C、经史D、诗词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请回答:(1)上述三则史料都与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系?(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3)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学习收获(完成目标)学习困惑(需要帮助)星级评价(数字+★)项目自我评价学对互评学团评价教师抽评家长评价星级签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