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备课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则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则会遭到失败。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有了这个预备过程,才能把课上好。因此,再优秀的教师,在上课之前都无一例外的要做一番准备工作,因为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就目前来看,在许多学校都出现这样的问题:教案不实用、应付检查、随意性大、陈旧老套、缺乏思考等,这样就出失去了教案应有的作用,使用价值不大,形成了“备课”是应付检查、“上课”是另行一套两个样的局面。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提炼,是我们备课、上好课的指路“航标”。所以在我们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深钻教材,吃透教材;要有自己的钻研、创新、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材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堂创新。长此以往,教师会思想定势,一味依赖教材,照本宣科,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所以,我们在备课时,既要深挖教材,更要超越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要从教材中挖掘新的思想和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教师变成教材的主人,能够熟练的驾驭教材,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我们上课时让学生理解透教材,学生的作业出错率才不会那么高,家庭作业也能高质量的及时完成。玉泉罡头学校陆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