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坛厂中学课程改革历史学案初备人:母永利备课组:历史组备课时间:2015年3月1日审核人:课题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习目标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学习方法1.带问读书法:课前先浏览学单,再读学本,注意使用彩色笔勾画圈点出重点,记录困惑的难点问题,带着学案上的问题思考着读书并完成学案;2.课初学对(1-2、3-4、5-6)互评互查,教师随机抽取评价;3.课前各学团从历史学科助理处抽取板书任务;4.所有同学都要认真自主独学和参与合作学习;课后完成巩固练习。5.课后做好整理、自评、自查,及时补漏。学习活动学法指导活动一:导入课题活动二:认真阅读教材第32--34页“遣唐使与鉴真东渡”一目并完成下面问题。1、什么叫遣唐使?日本共派遣唐使多少次?遣唐使的活动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2、29年前1980年,4月13号下午,一尊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木像运抵上海虹桥机场,那就是被日本奉为国宝的鉴真大师坐像,中日佛教界共同演绎了一段“鉴真大师回国探亲”的佳话。鉴真大师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的?为什么要去日本?产生了什么作用?。活动三:认真阅读教材第34-36页“玄奘西行”一目并完成下面问题。3、此图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断,《西游记》是神话传说,请你讲一讲真实的“玄奘西行”(为什么去?怎样去?有何价值?等)4、【归纳整理】填下表: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事件身份目的地途中遭遇是否有人随行是否回国鉴真东渡玄奘西游活动四:小结活动五:【拓展练习】1、日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求取佛教经义2、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A、鉴真、玄奘B、鉴真、松赞干布C、松赞干布、文成公主D、玄奘、唐太宗3、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唐朝时我国称印度为()A、安息B、天竺C、大食D、大秦5、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指的是谁吗?()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6、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A、武则天B、文成公主C、鉴真D、玄奘7、右图所示来唐朝的旅行者所在的国家是A、大食B、大秦C、波斯D、安息8、阅读下列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请回答:(1)诗中“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表现了鉴真怎样的精神?(2)诗中“传道艺”的是何人?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3)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学习收获(完成目标)学习困惑(需要帮助)星级评价(数字+★)项目自我评价学对互评学团评价教师抽评家长评价星级签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