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草原教学设计VIP免费

草原教学设计_第1页
1/2
草原教学设计_第2页
2/2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你到过草原吗?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初步感知)二、检查预习1、读生字词: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3、学生互相解词: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四、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五、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二、组织自学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1、自由轻声读课文。2、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3、同桌互相讨论。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三、交流点拔1、看录像后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找出句子读一读。3、打出投影句子。4、看画面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说说喜欢的原因。6、指名读,体会草原的美和大。(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7、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8、评读,该怎么读。过渡:仅仅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就够了吗?看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吧!9、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对满眼翠绿,怎不让人感到愉快和惊叹,你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去读读看。10、指名读。11、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1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四、组织自学过渡: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默读课文2─5小节,思考以上问题。五、交流点拔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3、指名说,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①看画面。②学生说。③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服装,骑在马上,衣襟与绸带迎风飘舞,确实像一条七色彩虹。(指图说)④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⑤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指名读。在以下小节中,再谈谈。(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①如果你是访问团的一员或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当时你会说些什么?②指名说。③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①学生说②蒙古族同胞还用什么招待我们?读句子。③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草原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