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3、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作文的雷同化、程式化;2、内容空洞,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导致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3、作文教学太重视作文的专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所以,目前小学作文中应注意:1、激发写作兴趣;2、带领学生走向生活,实地参观,开阔眼界;3、读写结合,多读多练。【关键词】激发兴趣引向生活读写结合【正文】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感受、见闻、想象写出来,即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作文兴趣是学生对作文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先导,是推动学生主动写好文章的内在动力就作文教学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学生作文的成人化、文学化、程式化。语文课标中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激情,了解学生的所好所恶所思所求,否则,学生是不会去写那些不熟悉、不感兴趣的事强迫而为之,往往是事与愿违。结果,老师认为学生“笨”,学生觉得老师“刁”,写作便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一份乐趣。成为师生双方的精神负担。下面谈几点教学中的见解,以便共同探讨一、激发兴趣,解决学生“厌写”的问题,使学生对作文由厌恶到喜欢1、教育学生明确作文目的,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从而培养写作意识。作文目的和作文兴趣是紧密相关的,作文目的越明确,作文兴趣越高,而越无目的的作文,其作文越无兴趣。对学生进行作文目的的教育,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要求,是写好作文的需要是对学生进行作文目的的教育。不能空洞的说教,尽讲一些大道理,而是要通过作文活动的实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真正了解作文的用途、意义和前景。如果教师出的题目、要求写的内容正好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时,学生就会畅所欲言,如果题目要求写的内容正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时,学生就会头痛,就会觉得无话可写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应该写使学生感兴趣的作文,要让孩子们有话可写。2、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应该注意:(1)以“奇”激趣“奇”是写好文章的内部动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善思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2)从内容到方法,都突出一个“新”字新的作文内容,新的作文指导方法,都能给学生强烈的刺激。陈旧无味的教学方法,从小到大一直写的作文内容,小学生根本没兴趣,在作文的命题上,应该有新意,从而激起学生写作文的浓厚兴趣。(3)课堂教学中应该充满趣味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4)多一点鼓励,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讲评时的表扬,能充分展现学生作文的长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如果我们教师能以表扬、鼓励为主,热诚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定能提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以表扬为主,争取少批评,尽量去找差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一个词用得好,也应予以表扬,激励其作文兴趣。在作文讲评时,更要注意多给学生鼓励,通过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3、创设写作情境在作文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请到我家来》时,她先向学生发出邀请,并介绍自家地址、路线,然后询问:”谁愿意请老师、同学们到自己家玩?”这时,学生受到感染,充满了热情,产生了表达欲望和冲动,人人都渴望自己能详尽清楚地向大家介绍,把老师、同学请到家里来玩,课堂气氛高涨。此时此境,很难使人将这与一堂作文训练课联系起来。接着老师又巧设机关,提出要一下子把这么多同学介绍的路线一一记住有困难,怎么办?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出谋献策,最后决定,人人都把课堂上介绍的内容记下来。这不正是自然的从口头交际转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