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规划人生成就未来课型心理健康活动课课时40分钟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设计理念:高中生正处于成人前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了显著发展,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意志过程的理智性明显提高,个性倾向比较明显,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自制力和独创性较强。他们的世界观己初步形成,这个阶段的学生己经开始确实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对未来和职业充满憧憬,有相当的判断和决策能力。本节课是生涯辅导课的开篇,对于高一学生,人生就像大海航行,如果不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就缺乏前行的动力,也不可能达到任何想去的地方,高中三年就会随之荒废或留下遗憾。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期,对未来的向往、憧憬也最多、最丰富,当然,他们的观点也最摇摆,最易调整、变幻,此时,良好的引导,便会让他们对未来的人生不仅有正确的规划,且会坚定地去实现,从而成就美好人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涯规划是什么以及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规划人生的渴望及积极的生涯规划态度。3、能力目标:让学生形成对生涯规划的正确观念,认清自己的生涯方向,努力履行生涯角色的职责,把握好未来。教学形式:活动体验、故事、视频、生活角色饼、生涯幻游教学重点:建立正确的生涯规划意识教学难点:认清自己的生涯角色及方向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引入活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学生用手势来回答问题,符合的画圈,不符合的双手打叉。问题如下:1、小时侯你有想过自己长大要干什么吗?2、小时候的梦想现在改变了吗?3、现在的你了解自己的兴趣或优势吗?4、你知道自己在高中要收获什么吗?5、你心目中有理想的大学吗6、你清楚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的大学或专业吗7、你清楚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吗?8、你清楚自己将来过的是什么生活吗?提问:为什么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同学回答是肯定的?小结:因为我们的人生缺少规划。正如一个学者所活动体验第1页共5页说,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到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住现在,就看不到未来。环节一故事分享:《白马与驴的故事》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贞观3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经书回到长安,重到磨房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耸云霄的山岭,凌云的冰雪,壮阔的波澜……神话般的一切,让驴子听了大为惊异、好生羡慕!驴子惊叹到:“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走进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小结:规划与没有规划结果完全不一样。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故事环节二人生规划真的如此重要吗,我们来看两组数据:(一)1953年,美国耶鲁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有关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结果有了令人惊叹的发现:有明确规划的——10%写下人生规划的——3%20年后:财富3%>97%(二)哈佛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哈佛大学一个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调查。该项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都差不多的年轻人,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25年的跟踪发现3%的人,25年来都不曾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努力。25年后,他们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特点是,调查数据第2页共5页短期目标不断达到,生活质量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