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从呵护童心开始VIP免费

教育,从呵护童心开始_第1页
1/3
教育,从呵护童心开始_第2页
2/3
教育,从呵护童心开始_第3页
3/3
教育,从呵护童心开始古人有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天老师不仅要授之以渔,更要教其做人。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有纯净的心灵,最温暖的阳光。但有时也会阴云密布,成长中的他们更容易迷路。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充满鼓励眼神,温和的话语,还是紧紧的握着他们无措的小手?在组织绘本活动《我妈妈》时,幼儿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与妈妈相关的话题,左胤辰却心不在焉地用脚踢着墙壁,我暗示了他好几次,他都无动于衷,我就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仅不听反而弄出更大的声音,居然用手指抠起了墙壁,这时所有的幼儿都看看他然后又看看我。我顿时感觉到教师的尊严受到了轻视和挑战,我刚准备开始批评他,却突然想到了曾看到过的一个故事:一位美国父亲在教他7岁的孩子使用割草机时,妻子走过来问他点事情。就在他转身和妻子谈话的几分钟里,他们的孩子——一个一刻也闲不住的小男孩,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中央父亲最引以自豪的花圃上,大约两寸宽的、令邻居们羡慕不已的花圃顷刻间夷为平地!愣了几秒钟后,父亲突然呼地一声冲了过去,这片花圃花了他两个月以来所有的业余时间,只有他能了解这其中的艰辛。就在他的大手高高举起将要落下时,孩子的母亲柔柔的声音很清晰的传来:“记住——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在养花!”多么明智的母亲!她很清晰地明了在对待孩子的错误时孰轻孰重。是的,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比他所破坏的任何物质方面的东西更为重要。被足球砸碎的窗玻璃,被摔坏的自行车,打翻在地的牛奶瓶,因忘关水龙头而造成的厨房“水灾”……损坏的东西已经损坏,过去已然成为过失,那么,在回天无力的时候,我们要记住的是,合理的批评固然必要,但千万不要去轻易伤害一个孩子的心灵,从而增添更大的损失。为人父母者如此,为人师者又何尝不该这样呢?幼儿是感性的,他们的情绪往往在活动中直接表露,左胤辰当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行为,影响了他人的活动。而我如果把他当成有意破坏的行为来对待,这种简单不理性的教育方式,无形之中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弱化了幼儿与老师之间的感情,降低了幼儿对老师的信赖。如果换成是我被领导如此批评,嘴巴不说心里也肯定不开心的。我走到了左胤辰的身边,将他抱在怀里,淡化他与全班幼儿对此事的反映。待活动结束之后我与他单独谈了谈,指出他的错误行为,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是什么,错在哪,同时也维护了他的自尊心。大人的眼光总是跟随着孩子的身影。是啊!孩子所有的举止基本上都不能逃脱父母的掌握。一不留神在地上摔倒了,母亲就会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倘若不小心丢了东西,就会有个声音说:“怎么搞的你,总是丢三落四的。”对于刚遭受了打击的孩子,还没有从难过、委屈、痛苦甚至耻辱的情绪中走出来,往往就紧跟着一阵暴风雨一样的批评,心中甚觉不快,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也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忍受。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那么几个“特别”的孩子,有些家长也苦恼于自己的孩子总是调皮、不听话,那么该如何正确的引导他们呢?第一,正面引导。有些家长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不争气”,‘“你真不要脸”……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我觉得在简明扼要抓往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指明出路。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不用冷言恶语刺激孩子。第二,尊重人格。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这一点,作为老师应该严肃认真又心平气顺地对待孩子。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第三,避免当众批评。有的老师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在批评孩子时,应该单独进行,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第四,看准时机。孩子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你等着,老师一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从呵护童心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