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威尼斯》教案一、欣赏片段,初识威尼斯1、欣赏片段大家了解威尼斯吗?和我谈谈。我们先欣赏一个片段来初步认识一下威尼斯2大家喜欢吗,向往吗?那让我们走进课文,随着马信德的行踪一起走进风光秀丽的威尼斯,去感受威尼斯那迷人的魅力。二、讲读课文,漫游威尼斯(一)1、疏通字词舷窗点缀魅力鳞次栉比瑰丽祈祷2、展示图片大家一边看图一边看课文。不知细心的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图片是不是无序的?这是一篇游记,其实是按照作者的行踪安排的,大家划一划(二)、划一划体现作者的行踪的词语学生讨论找出这些句子,先小组交流然生班级交流。“一到罗马”“我们登上汽艇”“泛舟在大运河上”“穿过一座座桥梁”“到威尼斯市体育馆去看球赛”小结:这种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的写作手法叫做”移步换景”,这是游记常用的一种写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运用这种写法时,要注意两点:(1)要把立足点的变换交代清楚。(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帐。作者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学生讨论回答。作者抓住“蓝蓝的”的特征写的。同学们“蓝蓝”二字会让你们联想到什么?(生:蓝蓝的天、蓝蓝的海……)蓝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生:静谧、舒适、安详、平和、浪漫……)。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蓝蓝的”特征?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蓝蓝”不仅仅是一种景观颜色,它还是宁静、安详、和平、美满、幸福的威尼斯的象征,是威尼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学生说第一、二两段集中体现了这一点。还有的学生说第五六两段也可看出这一点,老师接着问:文章五六两段落主要写圣马克广场的来历、建筑、特产、游客等,似乎与蓝没有多大关系,你如何理解?学生讨论回答。蓝色不仅是指一种自然色彩,而且是一种人文景观,它是美丽和谐和幸福的象征,圣马可广场的来历、建筑、游客等,是一种人文景观,这种人文景观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这正是蓝蓝威尼斯的内在特征。明白上面的问题之后再来看课题,作者不用“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等,而说“蓝蓝的威尼斯”就不难理解了。三、品位威尼斯美的威尼斯需要美的语言来描绘。文章除了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游踪之外,在语言的描写上也颇下功夫,看看你最喜欢文章哪几段的语言描写?你知道怎样分析么?教给大家一种分析文章段落的方法,层层追问法。出示幻灯片。(一)、总体把握乍读这段真好,我喜欢(二)、具体分析:为什么会让我喜欢?它优美的语言吸引了我。为什么优美,表现在哪里?1、修辞方法。2、优美的修饰词。学生具体分析,老师小结。第一段:1、天蓝、地蓝、城市蓝,突出蓝蓝的特征,起着点题的作用。2、联想打比方“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描绘了眺望威尼斯所见到的美丽画面。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扣紧了题目,描绘出了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起来。第二段:1、比喻(1)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2)就像一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3)像进了水晶宫一般这几个比喻的共同特点是“闪闪发光”,给人光彩夺目、如诗似画的感觉,灯光、明月、碧海、珍珠、瑰宝……这是多么绚烂的世界,迷人的“人间奇景”啊!“深秋的威尼斯……”这是一幅绚丽的秋色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营造了一种和谐,幸福的气氛,给人陶醉的感觉。2、具体的数据118个岛屿,117条大小河道401座多式多样的桥梁3、对偶句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处处扣住光和水进行描写小结:(出示幻灯片)贴切新鲜的比喻“可以使描述的事物和境界豁然开朗,甚至使人能够记它一辈子。平凡的事物,常常也在形容比喻之下变得瑰丽美妙起来了。”(秦牧语)六、板书设计移步换景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中意友谊七、延伸拓展课外阅读《周庄水韵》(赵丽宏)、《游大理》(语文读本),从内容、写法上作一些比较,写下你的探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