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呼唤爱的惩罚龙侨中学刘建彬适度、恰当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好动性,求知欲冲动,不够冷静的行为,使他们容易犯错误。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惩戒这种教育手段,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对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学生,我们要严格制止,维持好课堂纪律,说教不听者,适当给予一定的惩戒,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惩戒要有一定的技巧,绝不应该等同于“体罚”,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过失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而达到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恰如其分地利用好惩戒教育的方法,就能够使我们体育课堂活而不乱,始我们的教学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和进行。1.教师对惩戒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孩子对待,不得歧视、侮辱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这是关心和呵护。但绝不是教师放弃对学生的管理,更不是要教师对学生百依百顺,把握好宽与严的尺度,分清宠爱和真爱的界限。有时,对经常犯错的学生不批评、不惩戒,“和风细雨”般的说教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必须要给予心灵上的触动,甚至是震撼,才能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优化课堂环境,保证教学的实施。教师使用批评和惩戒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是为了“治病救人”的,不是发泄自己对学生的不满,不是显示自己的权威,这才是对学生的真爱。对学生不管理。不约束,甚至委屈求全,其实,就是宠爱,最终会害了学生。2.教师要能够选择正确的惩戒方法。对小错误不能过于严厉,对大错误也不能过于宽容。惩罚的手段要适宜,要因人而异,惩戒学生的目的是消除不良行为,而不是损伤他们的面子和自尊心。如集合时,个别学生故意讲话,动作放慢,此时教师可以及时提醒,如无效果,就罚他下课后在操场上体会等待的滋味;不爱护器材的就让他们每次都参与器材收发;做练习时不听指挥,我行我素,就惩罚他们换一种方式进行锻炼,如强度稍大的力量练习、耐力跑等。总之,教师选择的惩戒手段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的意义和锻炼的价值,避免为了“解气”而惩罚学生。3.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惩戒技巧。惩戒对象中的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中学生往往有种从众心理,看到别人做的事自己就跟着过去做,有时根本想不到对错,即使当时想到是错误的,也会因为“反正是别的同学先做的”而并不在意。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不能更多的学生去犯同样的错误才去处理。要运用“敲山震虎”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减小犯错学生的人数和影响力。及时的“发怒”,让犯错的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会让其他的学生感觉到错误得到了惩罚,从而避免类似的错误出现。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在惩戒学生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希望各位老师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