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阅读文章,积累文言词语,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读通、读懂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重点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难点了解本文议论中融叙事、抒情的写法。课型教读课教法2+2师友合作教学过程一、翻译课文第二自然段。1、朗读第二段,读一句翻译一句,并且点出重点词语。2、同桌交流,不会的互相解答。3、老师强调重点词语以及句子。4、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提出了什么建议?赏罚严明。宜:俱为一体,付有司论其刑赏。不宜:异同,偏私,内外异法5、本段重点词语:宫中:府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刑:内外异法:昭:平明之理:二、翻译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1、朗读第二段,读一句翻译一句,并且点出重点词语。2、同桌交流,不会的互相解答。3、老师强调重点词语以及句子。4、第三、四、五段内容的理解,提出了什么建议?个性化设计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5、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⑴希望后主能“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⑵希望后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⑶希望后主能“亲贤臣,远小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国家“兴隆”总之,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强大稳定的后方。6、此三段需要把握的重点词语简拔:遗:咨:淑:均: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悉以咨之:裨补阙漏:性行淑均:优劣得所:倾颓:痛恨:板书设计集体意见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