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的电阻姓名:王明红(女)职称:中教一级学历:本科单位: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通讯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路431号(239000)电话:13956297996邮箱:wangminghong98@163.com239000导体的电阻姓名:王明红女职称:中教一级学历:本科单位: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通讯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路431号(239000)电话:13956297996邮箱:wangminghong98@163.com239000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电阻定律,能用电阻定律来进行有关计算(2)理解电阻率,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学生从中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成功的积极情感,进一步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3)通过介绍电阻率在现代科技产业中的应用,让学生强烈感受到物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2、电阻的决定因素教学难点:的理解及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分析:本节课容量大,既要研究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更重要的是突出探究过程。因此,教师既要让学生有充分体验探究过程的时间,又要考虑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方法。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重方法,理论探究重思维的策略,对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加以选择与整合。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和材料间的定性关系,又承接了前节欧姆定律的知识,同时也应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些都为电阻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回顾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引发学生探究它们之间定量关系的愿望;共同探讨研究方案,改进方案,同时在动手之前进行理论探究,预测实验探究的结果;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互相交流、分享、分析实验结果,从中确定电阻与其决定因素间的定量关系;通过阅读展示,介绍不同材料的电阻率,结合现代科技谈电阻定律的具体应用,如集成电路的设计理念,超导现象等。教学过程描述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观看视频:平山抽查电线电缆,6成计量有偏差。2.两个白炽灯泡,接入家庭电路,观察亮暗程度3.给出滑动变阻器,回忆其在电路中的作用讨论得出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点明思考方向,引出课题导体的电阻R由哪些因素决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第六节导体的电阻”料、温度有关二、授新课1、以问题的方式进入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1:导体的电阻R由哪些因素决定呢?问题2:导体的电阻R与这些因素(L、S)的定性关系怎样?问题3:设计什么样的探究方案思考,讨论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真实经历基础上创设情境,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力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2、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实验方法的讨论多个因素对电阻有影响,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探究?1.同种材料,S一定,探究电阻R与L关系2.同种材料,L一定,探究电阻R与S关系3.不同种材料,S、L一定,探究R与材料关系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请具体讲叙。复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2、各个物理量如何测量(L、R)?学生回答复习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学生回顾伏安法测电阻,画电路图。紧紧围绕“学生探索”展开课堂教学,把“探索”这一要素充分地体现出来了,从而培养了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现场指导下连接实物图。学生观察:所给四根金属丝有什么不同?思考:研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时分别用拿根金属丝?的科学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实验过程中,让两个学生读数,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机进行处理。结论:电阻可能跟长度成正比观察得出的电阻和长度的图像,通过计算机拟合讨论得出结论。理论研究:科学实验往是以理论为指导的,有时实验只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我们先利用已学知识进行理论推理:引导学生从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来讨论如图所示,将n个长度为ι1,阻值为R1的相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