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点击新目标1、记住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2、概述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3、分析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链接旧知识1、填一填:(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宣传,宣传。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课堂进行时【情景创设】1919年6月28日,当《凡尔赛和约》签字仪式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举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位上一直空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第一次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坚决地对列强说“不”。【课前热身】1、初读课文,勾划重点。2、完成知识建构:导火线:1919年中国在的外交失败。概况:时间:1919年5月4日---6日;中心城市:北京;主力军:青年学生。第一阶段口号:“”、“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等。概况:时间:1919年6月初---6月末:中心城市:上海;主力军:工人阶级。第二阶段结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签字,五四运动初步胜利。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一次彻底的的爱国运动,是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共13人,其中来自长沙的代表有、何叔衡。1.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内容:2.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3.选举领导机构:选举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历史意义【新课解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材料二(五四运动后)伴随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等)蜂拥而来,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找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局势的认识。(2)五四运动中,哪个阶级担当了主力角色?结合材料二并用有关史实说明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对这个阶级的发展起到的作用。(3)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解放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和问题涉及的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堂小结】:巴黎和会导五四,北京学生真爱国。上海工人来援助,五四运动初胜利。开天辟地党成立,中国革命开新篇。课堂大练兵:1、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导致了()运动的爆发。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五卅运动2、五四运动爆发初期,运动的中心是在()A、北京B、上海C、天津D、南京3、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1919年6月5D、1927年3月上海工人大罢工4、中国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者是()A、毛泽东B、陈独秀C、何叔衡D、董必武5、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在下列国家中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海外组织的是()(1)美国(2)法国(3)苏联(4)日本A、(1)(2)(3)(4)B、(2)(3)C、(2)(4)D、(3)(4)6、今天我们把每年的7月1日作为建党日,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准确时间却不是这一天,而是()A/1920年8月B、1921年7月1日C、1921年7月23日D、1927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