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学习重、难点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自主预习】请阅读教材P46-5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的填空。一、违法无小事(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回答: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分析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阅读教材P50“探究与分享”)回答: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交流分享】1、材料一2017年3月15日,由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代理的演员范冰冰诉厦门斗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肖像权纠纷一案胜诉。法院认为斗狼传媒在未经任何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篡改使用了范冰冰参加某活动的视频,此行为侵犯了范冰冰女士的肖像权,承担公开道歉和赔偿各项经济损失15万元人民币。材料二2017年3月3日,在陕西省咸阳市公安交管工作暨交警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曝光了21起交通违法行为,其中驾驶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摩托、营运载客汽车以外的其他机动车的违法行为有13起,均对驾驶员作出行政拘留1天,并处罚款1500元的处罚。(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2)这两种违法行为有什么共同点?(3)这两种违法行为分别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答案】(1)材料一是民事违法行为,材料二是行政违法行为。(2)这两种违法行为都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都是一般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①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②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它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2、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谈谈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答案: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留意自己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的细节,对不良诱惑说不;③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专时专用,必要时请求他人的监督等。【课堂训练】根据漫画,回答1、2题。1.漫画中司机的行为属于()A.违宪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2.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违法要受到制裁②违法就要承担民事责任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④自觉遵守交通规则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4.下列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的是()A.谎报险情B.深夜在小区高唱卡拉OKC.破坏铁路封闭网D.未经他人同意使用其照片用作广告宣传5.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下列对于民事活动相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民事活动由民法来规范B.购置财产、订立合同、劳动就业等都属于民事活动C.民事权利是指公民的财产权D.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6.八年级学生王某,平日不守纪律,经常逃课上网,也不接受教育,常常向低年级同学素要钱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辍学后竟发展到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严重违法行为,在一次持刀抢窃过程中他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依题相关法律规定,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年。根据材料请你回答:(1)王某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2)王某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3)请你谈谈从这则案例中得到的警示。【归纳与小结】法不可违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1)模式、标准或方向(2)评价2.不违法3.法律、法规危害社会4.(1)行政违法(2)民事违法5.(1)社会和谐(2)①依法规范②守法观念③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