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前自主学习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师夷长技以制夷;早期维新变法等。2.理解:西学东渐的含义和作用。3.运用: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收集林则徐等人的生平事迹。2.比较顽固派与洋务派所持观点异同。3.自学问题辅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放眼世界、探索新知、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师夷与制夷关系、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课前自主学习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不知外国情况。(2)林则徐主持禁烟,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2.表现:(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编①《》和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⑦《》。(2)魏源:编撰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③《》,阐述④“"的思想。3.影响:明确学西学的内容和方法,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思想解放。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思想提出的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2)①为代表的洋务派承认东西之间的差距。2.内容:(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肯定②,同时采用③,以挽救清朝封建统治。(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3.作用:指导④——运动,创办了⑤——,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和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①出现。2.内容:(1)早期维新派:以②③为代表,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兴办私学,学习西方自然科技;主张革新,实行④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2)后期维新派:以⑤等为代表。A.康有为:创万木草堂,著⑥,借孔子经学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扬维新变法,从根本上动摇⑦——的基础。B.梁启超:发表⑧《》,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强的道理。3.影响:(1)康、梁思想有力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和封建制度,起到⑨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2)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⑩运动。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开眼看世界”情景激疑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是怎样“开眼看世界”的,产生了什么影响?知识归纳1.背景2.3.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2)内容:(3)作用:典例剖析【例l】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⑧知识点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情景激疑中国近代冯桂芬曾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由此他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主张,中国近代的体用之争是怎么回事?知识归纳1.背景2.内容(1)“中学"的含义:(2)“西学为用”的含义:3.实践思维延伸“中体西用”思想与林则徐等人新思想的关系(1)目的相同:洋务派思想是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和发展,两派都主张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抵御外国侵略,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2)在方法和步骤上,都主张从西方引进军事技术。不同之处是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没有完全实行,只停留在“知夷”的层面上;而“中体西用"思想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i(3)结果相同: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最终都失败了。典型剖析【例2】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过程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变式训练l】中国近代教育变革始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国民大革命时期知识点三维新变法思潮情景激疑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历史进程划分为依次发展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三世说”,用儒学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