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对话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能够与父母架起沟通的桥梁。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2.如何架起沟通的桥梁【方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P19-22页的内容,用笔在课本上勾划、标记重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并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的完成任务。【学习流程】:【温故知新】1、我们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与父母的、、社会地位不同,在生活态度、、、等方面难免产生差异。2、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3、逆反心理的危害是:二、【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1.我们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冲突,对此不能()不能(),但也不能(),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2.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是前提,()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沟通的结果是()。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质疑释疑疑问:解答:探讨与提高材料:在当今家庭最让父母焦虑的是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最近,林林在自己的卧室门上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让妈妈百思不解:“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已经独立非要自己独立的地步?”爸爸也难过的说:“我觉得自从挂了那块牌子,我觉得好好的家像旅馆似的。”但林林却不以为然。于是林林与父母产生了隔阂。林林挂牌的掘洞反映了什么问题?其实质是什么?批注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正确的解决?小时候,我们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对父母是那么的依附和崇拜,而现在却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如果你与父母的相处时愉快的,请把你与父母的愉快相处经验写出来,分享给同学。四、【达标测验】(一)自我检测:1.从主观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1)青少年主观意识日益增,希望摆脱成人监护。(2)父母管教方法不当(3)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差距。(4)一些影视剧的不良影响。.A.(1)(2)B.(1)C.(3)(4)D.(2)(3)(4)2.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有()A.与父母冷静沟通,要求母亲尊重自己的隐私。B.无条件接受父母管教,对母亲的做法不予计较。C.与母亲激烈争吵,指责父母不对,不再搭理父母。D.理解父母良苦用心。建议母亲用恰当的方式行使监护权3.在家庭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需要()A.讲清自己的理由,明辨是非曲直B.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与父母商量。C.坚持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的D.放弃自己的要求,躲开家长。4.下列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每天找一点时间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朋友。B.每周至少与父母一起做一件事,边做事边交流。C.自己做错事,不能让父母知道,以免父母生气。D.与父母沟通效果不好时,不随随便便发脾气避免做出伤害父母的事。5.父母,子女之间需要沟通,下在理解正确的是()(1)父母子女之间的彼此了解是相互沟通的前提。(2)尊重理解是彼此沟通的关键(3)沟通的有效方法骒换位思考。(4)沟通的最佳结果是求同存异。.A.(1)(2)B.(1)(2)(3)C.(3)(4)D.(1)(2)(3)(4)阅读思考:小明已上七年级了,他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为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问他学习成绩了,有时,他从心中讨厌他的父母。总之,小明反感父母亲说的每一句话。(1)你认为小明的表现是什么心理?具体表现在哪里?(2)你认为小明应如何与父母沟通?五、【学习反思】结构:走近父母——理解父母——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宽容父母知识小结:1、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与父母产生矛盾冲突后的积极做法)。P.23(走近父母)2、与父母沟通的程序。P.249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10点)4、与父母交往要讲艺术P.26-27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宽容父母知识网络小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