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区域特征◆基础知识·细解读◆知识点一干旱的自然环境知识详解1.西北地区概况(1)位置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仓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国界绵长,邻国众多。(2)范围: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级行政区域的大部分。(3)面积:约占全国的30%。2自然环境特征(1)气候西北地区地处大陆内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2)地形: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为内蒙古高原,西部盆地和山脉相间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还有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以及天山山脉等。(3)自然特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河湖稀少。干旱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3.自然景观差异(1)原因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地理区域,东西最大距离超过3000千米,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再加上山岭的阻挡,使得本区年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降至西部的不足50毫米。(2)表现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显著。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在西北地区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区。3.运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景观图,分析比较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4.了解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变化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5.结合图表资料,分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危害,以及荒漠化治理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思考】(判一判)1.西北地区地处大陆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2.西北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纬度最广的区域。()3.西北地区河流稀少,全部属于内流河。()4.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明显。()拓展归纳图表解读1.西北地区地形巧记图示法巧记西北地区地形区学考链接:结合本图考查西北地区的范围、位置、地形类型和主要地形区、河流、气候与自然景观等内容。读图指导:(1)读图观察西北地区的范围,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为界;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以大兴安岭和长城为界。(2)读图,观察西北地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位置上看,西北地区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上看,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并且,越向西距海越远。(3)观察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呈现出“三山夹两盆”的特点。(4)观察西北地区的河流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河流稀疏,许多地区无河流。西北地区多内流河,如塔里木河。观察河流特点,可以发现多季节性河流。但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黄河也是外流河。(5)结合地表景观思考气候特征。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沙漠广布,说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2.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学考链接:结合本图考查西北地区的降水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的原因、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西北地区牲畜种类的变化。读图指导:(1)读图,结合图例,观察西北地区降水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低于400毫米,说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广大。(2)观察西北地区的降水分布规律。从图上看,西北地区降水自东向西递减,说明自西向东,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3)找出西部降水较多的地区,结合地形图观察,降水较多的地区从地形上看,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能形成地形雨,降水比周围其他地区多。(4)观察西北地区的景观特点,东部为草原,向西牧草越来越稀疏,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说明自东向西,由于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所以景观发生了明显变化。(5)观察西北地区的牲畜分布特点。从图上看,东部是三河马、三河牛等大牲畜,向东过渡为以养羊为主,再向西过渡为山羊、骆驼。说明自东向西,牲畜越来越耐渴。知识点二草原与牧场知识详解1.畜牧业基地(1)发展条件: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大,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分布区。(2)主要牧区: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