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导学案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认识并欣赏部分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理解“青铜时代”的含义及历史地位。2.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别和欣赏青铜名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学习运用数据进行订单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划分青铜器的种类,学习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商周的青铜文明,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预习导学】1.是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2.青铜是以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3.、、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时代。4.出土的青铜名器司母戊大方鼎制作于。5.青铜器按用途划分,有、、、、车马器、工具等十多类。6.湖南出土的上铸有龙和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7.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和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8.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和上,还表现在上。【问题探究】什么是青铜?我们的祖先是在什么时候掌握了这一技术的?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青铜器中的代表作品你知道哪些?【例题精析】例1.(2008年三明市)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右图所示文物,请你告诉他这件文物铸造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解析】B从图片可以看出这是我国青铜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司母戊大方鼎,它铸于商朝后期,因此选B。例2.(2008年淮安)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ABCD【解析】C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著称,上述作品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图片C青铜立人。【目标检测】1.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其主要元素是()A.锡B.铜C.金D.铅2.我们的祖先大约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的技术是在()A.18000年前B.4000年前C.2100年前D.1000年前3.青铜时代,以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的时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4.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是()A.夏、商、西周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5.商朝后期铸造的青铜器,制作考究,充分体现了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水平的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D.青铜人面像6.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应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盘D.青铜面具7.右图是青铜神树,1986年8月出土,造型为一树状,上有神鸟。原树高384Cm,3簇树枝,每簇3枝,上有27个果实和9只鸟,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此文物出土于()A.河南殷墟B.四川三星堆C.陕西西安D.山东大汶口8.青铜器的艺术价值都体现在①整体结构美观②造型奇特或雄伟③纹饰讲究,线条丰富,图案优美④统治者用来祭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阅读下列材料:人是万物之灵,古代工匠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推动了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红铜又称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OC,铸造的器物硬度差,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也不好。冷却时收缩性也较大。但加入锡、铅以后,其性能可以改善。例如:加入11%的铅,熔点可降低43OC;加入10%的锡,深点可降低73OC;若加入20%的锡,熔点可降低193OC。同时,硬度也可以提高。红铜的布氏硬度为35,加入5%到7%的锡,硬度就增高到50到65;加入9%到10%的锡以后,硬度可达到70到100。另外,加入铜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商代除了铅青铜(铜铅合金)和锡青铜(铜锡合金)外,还出现了铜铅锡三元合金。大约在商王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