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内训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VIP免费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内训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4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内训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4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内训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4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内训练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及其思想主张,归纳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学生应该注重探究式学习,主动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2.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作用;儒家的思想主张。难点:如何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荀子对儒家的改造。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情景激凝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知识归纳1.“百家争鸣"的含义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1)经济上(2)政治上(3)阶级关系上(4)思想文化上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1)道家:(2)墨家:(3)儒家:(4)法家: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典例剖析【例l】“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是()A、社会大变革B、生产力的发展C、文化教育的发展D、国家分裂为言论自由提供了政治环境【变式训练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④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和较宽松的社会环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知识点二孔子和早期儒学情景激凝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并通过了“孔子教育奖”,以奖励对世界文化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此类奖项。那么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种思想是在战国时期如何发展的?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一、孔子1.孔子生平2.孔子的思想(1)政治思想:(2)教育思想:3.孔子思想的影响4.孔子的历史地位二、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1.孟子的思想2.荀子的思想3.意义典型剖析【例2】下列有关孔子“仁”的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②包含了民本思想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即“爱人"也④代表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愿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变式训练2】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表明他主张()A.儒法并用B.事物是对立统一的C.德治为主,法治为辅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情景激疑1.“一代圣哲,横空出世,弘道布德,修身、修家、修天下;五千精妙,涵古覆今,继往开来,法地、法天、法自然。”这是在老子2576周年诞辰纪念日的时候,专为老子而做的一副对联。横批:天下第一。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2.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韩非在《杨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要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他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呢?如何评价?知识归纳1.道家(1)老子生平:(2)主要思想:(3)评价:2.法家(1)韩非子:(2)主要思想:(3)评价:典例剖析【例3】《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变式训练3】关于老子的思想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B.“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C.矛盾的对立双方,无需条件就可以转化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件不管课堂巩固1.下列对“百家争鸣”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百家争鸣的出现是春秋旧中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B.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一百个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学术派别C.百家争鸣对学术文化及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D.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分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内训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