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第三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教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熔化的概念2、知道固体分为两类。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的不同点。重点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实验教学过程:一、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学情况。1、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熔化,需要热。2、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凝固,需要热。2、固体分为和;其中有固定熔化温度的是,这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在数值上;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是。3、冰的熔点是,水的凝固点是。4、在北方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0℃时,应该选用(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5、水变成冰是过程;铁水变成钢锭是;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是过程。三、探究新知:1、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2、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温度t/℃温度t/℃温度t/℃温度t/℃时间t/min时间t/min时间t/min时间t/minABCD3、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4、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B、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C、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是凝固现象5、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B.冰C.玻璃D.石蜡6、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下雪不冷化雪冷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7、把一小杯5℃的水浸放在盛有大量冰块的冰水混合物的盆中,则()A.杯内的水温度下降后凝固为冰B.杯内的水温度下降至0℃,但不能结冰C.盆中的冰融化,温度逐渐升高D.盆中的冰熔化,杯中的水一小部分结成冰8、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铁块化成铁水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10、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