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背景——英国的政治传统和资产阶级革命1.中世纪以来英国的议会政治传统(1)13世纪后半期,英国的议会制度开始萌芽。以后议会逐渐定型为上下两院。国王必须通过□议会征收赋税,制定法律。(2)等级代表制的封建君主政体对国王权力有所制约。在反对封建国王专制集权的斗争中,封建贵族、高级教士、城市商人等联合起来,迫使国王坐下来,与他们商讨有关征税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使□封建王权受到制约。英国的等级代表制在制约封建王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起源。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为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前提,历经曲折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从而为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政权打下基础。二、过程——渐进的民主改革1.17世纪——法律基础(《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意义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2.18世纪——基本形成(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背景国王有在宫中召集大臣等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内容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意义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的领导者3.19世纪——不断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三、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1.国王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四、意义——妥协的艺术,深远的影响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5.世界:为世界许多国家树立了民主政治的楷模,君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1.(2019·邢台调研)有学者说,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家“主治者的意志与国民的意志历来所有的差异一概被消灭”。这反映出英国()A.国王仍执掌国家最高权力B.国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D.以政治妥协调和阶级利益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使王权受到限制,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属于间接民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主治者的意志与国民的意志历来所有的差异一概被消灭”可知,国王已无实际权力,资产阶级意志充分体现出来,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政治妥协,故D项错误。答案C2.(2019·惠州模拟)1761—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国王权力不受限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