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一物理《重力势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知道重力势能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经历势能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势能的实例,感受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认识物体具有势能的利弊。重点、难点重点: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难点:势能概念的形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1.引入:2011年3月11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引起海啸。播放海啸视频。观看视频。海水将汽车和房屋都冲问:通过视频我们看到了什么?问:海水为何能将那么重的汽车和房屋冲走?问:联系生活,想一想什么是能量?我们说海啸的海水具有能量的依据是什么。2.能量通过一个实验来看一下,如何判断一个物体能量的大小。展示:圆柱体从斜面滑下推动前方物体问:看到了什么现象?问:是什么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力的方向是指向哪边的?走了。因为有高度,巨大的能量就被释放出来了。讨论物体被向前推动了一段距离。力运动方向物体受到一个力并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是再描述一下所见到的现象。小球能够对物体做功,我们证明了小球具有能量。引出能量概念。再来看看我们一开始所看到的海啸。说出我们说它具有能量的依据3.重力势能海啸资料,海浪高达8米到10米。圆柱体通过从高于物体的下面上下落才能推动物体。这种物体处于某一高度所具有的能量,称为重力势能。4.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圆柱体放在斜面的任何一个高度都会下滑,并使物体移动一段的距离。说明只要有一定的高度,物体就具有重力势能。共同的特点:都具有一定的高度如图,一个小球处在斜面上方的平台上,没有滚下。问:它是否具有重力势能?结论:重力势能是一种潜在的能量。随着向下滑落,重力势能逐渐减小。互动1:一个小球从空中落下,落到沙坑中。空中的时候具有势能吗?沙坑中呢?互动2:一个小球从半空落下落到桌上。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如何?在桌上后是否还具有势能?再落到地面上,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如何?重力势能始终是存在的。互动3:小明从滑梯上滑下,重力势能增大还是减小?互动4:平时玩的溜溜球有上下的过程,其中什么时候势能有讨论增大,什么时候是能减小?总结:物体处于某一高度时所具有的能量叫势能。圆柱体自斜坡上滑下,将木块推动一段距离。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木块移动到更远?活动:请同学叙说或尝试。得出结论。互动5:现有两人站在同一高度不同质量,哪个势能比较大?若是同一人要使他势能不同要怎么做?互动6:跷跷板,指出其中哪个人势能增大,哪个人是能减小。互动7:某同学做实验研究重力是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材料:沙坑,两个质量相同(大)的小球,两个质量相同质量,高度设计实验,描述实验现象与结果(小)的小球。设计方案。活动:一个同学将一本字典和一本物理书举高放在同一高度,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下面接住。哪个手会感觉明显?说明了什么?5.总结重力势能概念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势能能量:对其他物体做功重力势能:处于某一高度,潜在能量影响因素: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