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概括、归纳的能力。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宋词、史学、绘画、书法)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体例的比较,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更新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2)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3.宋词和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注重归纳、总结,提炼本课的基本要点,自制图表,搜集资料,有助于牢固掌握所学知识。2.指导学生学会联系,学习本课文化史内容可与同一时期的经济、政治特点联系在一起,加深理解和掌握宋元时期文化灿烂的背景,懂得文化的繁荣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生活在北宋的司马光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著作,叙述了从到的历史。4.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的发展,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等。5.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光;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二)问题探究: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雕版印刷有什么弊端?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了什么新发展?六、目标检测1.北宋时期出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A.造纸术和火药B.指南针和造纸术C.火药和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2.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转轮排字3.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4.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对外贸易的发展C.文化事业的发展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材料四: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材料一中两种指南仪器的名称分别叫什么?(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3)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6.史学界普遍认为,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简要概括宋元时期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七、知识网络八、作业布置1.记忆和理解第13-14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并将13-14课学案修改补充完整。2.准备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预习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五、预习部分赵孟頫赵孟頫六、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