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学:4.7《优选中的0.618法》教案(人教A版选修)VIP免费

数学:4.7《优选中的0.618法》教案(人教A版选修)_第1页
1/2
数学:4.7《优选中的0.618法》教案(人教A版选修)_第2页
2/2
(2)161813822000(1)1000(3)138212361618(2)1000(3)(2)147213821618(4)1236优选法中的0.618法做馒头,碱放少了馒头会酸,碱放多了馒头会变黄、变绿且带有碱味,碱放多少才合适呢?这是一个优选问题;为了加强钢的强度,要在钢中加入碳,加入太多太少都不好,究竟加入多少碳,钢才能达到最高强度呢?这也是一个优选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优选问题.可是,碱的多少与馒头好坏之间的关系,碳的多少与钢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简单地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不妨观察一下炊事员蒸馒头的过程:这次碱放多了,下次放少一点,下次碱放少了,再下次放多一点,以此类推,试验效果一次比一次好,最终获得碱的合适加入量,做出好馒头太妙了!炊事员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用试验的办法来解决!解答一个优选问题,往往需做若干次试验.安排这些试验的方法,选择时必须讲究科学.例如,对钢中加入多少碳的优选问题,假设已估计出每吨加入量在1000克、1002克、…为试验点,共需做一千次试验.若按一天做一次试验计算,则需花将近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太费时了!这种安排方法显然不可取,有更科学的安排方法吗?能否减少次数,迅速找到最佳点呢?为此,数学家们设计了运用数学原理科学地安排试验的方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优选法”.数学大师华罗庚(1910年~1985年)从1964年起,走遍大江南北的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优选法,他在单位因素优选问题中,用得最多的是0.618法.0.618法是根据黄金分割原理设计的,所以又称之为黄金分割法.现在,我们用0.618法来安排上述的优选碳的加入量的试验.0.618法确定第一个试验点是在试验范围的0.618处,这点的加入量可由下面公式算出:(大-小)×0.618+小=第一点.①第一点加入量为:(2000-1000)×0.618+1000=1618(克).再在第一点的对称点处做第二次试验,这一点的加入量可用下面公式计算(此后各次试验点的加入量也按下面公式计算):大-中+小=第二点.②第二点的加入量为:2000-1618+1000=1382(克).试验示意图如图1.图1比较两次试验结果,如果第二点比第一点好,则去掉1618克以上的部分;如果第一点较好,则去掉1382克以下部分.假定试验结果第二点较好,那么去掉1618克以上的部分,在留下部分找出第二点的对称点做第三次试验.第三点的加入量为:1682-1382+1000=1236(克).示意图如图2.图2再将第三次试验结果与第二点比较,如果仍然是第二点好些,则去掉1236克以下的部分,如果第三点好些,则去掉1382克以上的部分.假设试验结果是第二点较好,那么在留下部分找出第二点的对称点做第四次试验.第四点加入量为:1618-1382+1236=1472(克).示意图如图3.图3第四次试验后,再与第二次比较,并取舍,在留下部分用同样方法继续试验,直到找到最佳点为止.一次又一次试验,一次又一次比较取舍,从第二次试验起,每次能去掉相应范围的1000382,试验范围逐步缩小,最佳点逐步接近,因此,0.618法能以较少的试验次数,迅速找到最佳点.不少工厂在配比配方、工艺操作条件等方面,用0.618法解决了优选问题,从而提高了质量,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消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例如,粮食加工通过优选加工工艺,一般可以提高出米率1~3,如果按全国人口全年的口粮加工总数计算,一年就等于增产几亿千克粮食,你不妨找一个生活或生产中的优选问题,用0.618法去试一试,看能解决吗?相信你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数学:4.7《优选中的0.618法》教案(人教A版选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