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直线运动一、【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3、通过组织实验及生活中具体事例体验认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特点。二、【学习重点】: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学习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三、【自主学习】:1、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63m/min、1m/s、3.5km/h,其中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2、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的路程是。3、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探究】:1、匀速直线运动A、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进似成(正/反)比,运动的速度可以看作是(改变/不变)的B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直线运动.在任一时刻速度都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2、变速直线运动A、用课件展示课本图苹果下落时的运动情况,来引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的平均速度(v)B、2004年,我国跨栏名将刘翔110m跑栏奥运会记录提出问题:刘翔在这110m运动过程中是作的匀速直线运动吗?C、平均速度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为粗略地表示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引入平均速度概念,其公式是v=s/t它虽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一样,但其物理意义不一样.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表示物体在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运动快慢,它不是由路程长短或时间多少来决定,即速度不变.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则只能表示物体所经过的那段路程的大体快慢情况,而不能反映某一时刻的运动情况,选取的时间或路程不同,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因此求出的平均速度必须注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3、学习课本例题。4尝试练习。一列长200m的队伍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队伍通过1.8km长的大桥所用时间是30min,求这列队伍的速度是多少?五、【达标巩固】:1、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63m/min、1m/s、3.5km/h,其中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2、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甲做的是运动,乙做的是运动;3s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3、如图所示是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即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记录的苹果下落的运动情况.(1)由图可知,苹果做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2)如果该苹果从5m高处落下,在着地前的最后0.2s内通过的距离是1.8m,则该苹果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A.9m/sB.大于9m/sC.小于9m/s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10时55分(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t(s)v(m/s)01234102030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