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测运动物体速度的原理与方法2.练习停表和刻度尺的使用3.学会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教学重、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设计]1.从本地传统民族龙舟文化节所打造的世界最长独木龙舟的速度猜测入手,提出问题,并可把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引入课堂。2.了解测平均速度的器材与使用。3.掌握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与实验过程,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学过程]一、引言在我国西南大地的苗岭深山,世界最长独木舟下水了。独木舟全长77.8m,宽2.5m,重达15t,可承载200名左右划舟手。最长独木龙舟在168名女子划舟手奋力齐划下,龙舟在清澈的舞阳河水中,以多大的速度在向前行驶呢?二、新课教学【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要知道龙舟的行驶速度,需要测量其速度的大小。那么,如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呢?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跟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两个因素有关。因此要测物体的速度只要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根据V=计算出速度的大小。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实验器材】测平均速度需要哪些器材呢?如图示:有停表、刻度尺、小车、木块、木板。【停表的使用】启动与停止:按一次启动,启动后再按时,停止计时。复位:停止计时后,按一次复位。功能选择:复位状态下,按一次进行表置功能选择。机械停表只有一个键时,分别按下依次为启动、停止和复位。【测平均速度的装置】按如图所示,分别测出前半段、后半段和全段的平均速度。【数据收集与分析】路程(s/m)时间(t/s)平均速度(v/m/s)【交流与讨论】1.如何测运动物体的速度?启动与停止复位功能选择2.前半程平均速度和后半程平均速度哪一次大?说明什么问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