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民俗与旅游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理解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的关系。2、理解旅游资源与文化的关系。3、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二、预习要点1.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三、达标练习1.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和。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四大类。3.旅游业包括和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4.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等。5.发展旅游业需要有旅游资源.我国的下列地区最有条件开展泼水节旅游项目的是()A.西北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青藏地区6.下列有关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地方文化使旅游者开拓视野,有益于健康B.地方文化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资源C.地方文化是我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D.地方文化不能创造财富,对经济发展不起作用7.旅游业对下列产业的发展,带动作用最明显的是()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建筑业8.在十大旅游景点中,“秦兵马俑”所在的省是()A.江苏B.陕西C.广东D.四川9.我国名山众多,在众多风景名山中,以()为突出代表。A.庐山B.黄山C.武夷山D.泰山10.下列世界遗产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杭州西湖、明十三陵B.洛阳龙门石窟、承德避暑山庄C.杭州西湖、苏州古典园林D.苏州古典园林、拉萨布达拉宫探究案一、要点回顾1.长江三角洲地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旅游景点是和。2.到2007年7月,我国已有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和。3.我国第一个AAAAA级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二、问题展示1.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以及特点?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是什么?3.我国主要旅游景点概况是什么?4.旅游区的建设与保护措施是什么?三、课堂小结1.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3.我国主要旅游景点: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避暑山庄、西安秦陵兵马俑等。4.旅游区是表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统一的旅游地域单元。一般包含许多旅游点,由旅游线连接而成,我们应该对旅游区加以保护。四、拓展交流1.地方特色文化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已有45处极具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A.杭州西湖B.安徽黄山C.山东泰山D.秦始皇陵兵马俑2.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认为因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3.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对下列产业带动作用最明显的是()A.工业B.农业C.高新技术产业D.服务业4.下列旅游景点所处纬度最低的是()A.桂林山水B.秦陵兵马俑C.苏州园林D.日月潭5.下列属于凉山州的旅游景点的是()A.庐山B.泸山C.琼海D.西湖6.下列以自然风光闻名的旅游景点是()A.日月潭、秦岭兵马俑B.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C.长江三峡、安徽黄山D.桂林山水、北京故宫7.以下关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业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B.它能促进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它能促进交通、商业、餐饮等行业及城市建设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