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一、【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二、【学习重点】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习难点】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三、【自主学习】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2、列举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四、【合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思考:平面镜中的像究竟在什么地方呢?2、实验,得出结论:3、思考:①平面镜所成的像(能/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实/虚)像。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不相等)。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不垂直)。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不相等)。⑤像与物(是/不是)上下颠倒的;(是/不是)左右相反的。4、如果已知镜面前有一个物体,用什么方法画出此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五、【达标巩固】1、身高1.68m的小明同学站在一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小明本人_m,他在镜中的像高m;当他后退0.5m时,则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m。2.某同学和平面镜相距1.5米,若此人向平面镜靠近0.5米,则人的像_____(“靠近”、“远离”)平面镜_____米,他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若人不动,平面镜向人靠近0.5米,则人的像移动______米。3.一支铅笔与水平桌面垂直,而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成60°角,则平面镜应跟水平桌面成________度。4、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厘米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若要使眼睛的像成在距离眼睛25厘米处,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从而能得到像与物等大、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6、作图题:如图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7、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A.0mB.0.5mC.0.8mD.1m8、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m/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5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