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孩子的撒谎最近,我在班上发现一个让我感到很意外的事情,那就是有个孩子——王丽娜有了撒谎的现象,她拿了她的同桌的书本,却谎称没有。我意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刚开始时我对这名孩子进行了说教,但是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于是,针对这一现象我搜集了许多资料,从中了解到10-12岁的孩子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老师和父母应帮助孩子度过这一真假难辨的年龄阶段。但当孩子确实在撒谎,而不是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的时候,就必须引起我们成人的注意了,那我们怎样去对待撒谎的孩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看:首先,成人要识别真假谎言,如果孩子的确说谎,就要以浅显的例子帮助她认识错误,例如用故事《狼来了》等来教育孩子其二,成人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场合指责孩子,更不要因为面子对孩子的错误姑息迁就,甚至弄巧成拙。其三,成人要避免给孩子制造说话的机会。比如,孩子一说头疼,肚子疼,妈妈就同意她留在家里,不送去学校;孩子一“告状”老师便不分青红皂白地训诉被告的小朋友。这一来,孩子因撒谎而尝到了“甜头”下次就可能故伎重演。其四、成人要以诚实的行为作表率,比如,家里来了不受欢迎的客人,妈妈就躲起来让孩子说“妈妈不在家”年幼的孩子会把成人的谎言当成正当行为去仿效,妈妈无形中就成了孩子说谎的启蒙者。另外,当成人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时,一定要避开孩子,免得孩子辨不清是非,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给了王丽娜一个机会,在班上说,如果有同学捡到书本就交到我这里,不然放学后就要调摄像头来调查了。果然,放学后,她主动找到了我,说捡到了书本。一个小小的台阶,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错,何不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