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第一课时)遂宁中学李琴【学习目标】1、掌握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通过化学方法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能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物质是催化剂;3、知道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4、通过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习重点】1、选择反应物的依据。2、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学习难点】1、催化剂的特点。2、实验方案的设计。【学习方法】合作探究,互助达标。【自学指导】反应物的选择阅读教材P87活动天地4-3,思考下列哪些物质可能产生氧气?依据是什么?1、水(H2O)2、二氧化碳(CO2)3、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4、高锰酸钾(KMnO4)5、过氧化氢(H2O2)6、甲烷(CH4)7、氯酸钾(KClO3)8、氧化汞(HgO)阅读资料,思考实验室制氧气最好选择哪种药品?『资料介绍』(1)KMnO4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在加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2)KClO3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可能会发生爆炸。(3)H2O2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水,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4)HgO氧化汞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同时产生有毒的物质汞。(5)H2O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成本高,反应速度慢。反思任务:(个人先独立完成,若有疑问进行小组讨论)1、能产生氧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元素。要想制取氧气,则反应物中就要含有氧元素,也就是说要制取某物质,所用的原料中就要含有组成该物质的元素。2、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活动与探究一:双氧水在常温下能否生成氧气?编号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3—5ml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①中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1试管中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二:有关双氧水分解条件的探究编号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另取一支试管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半钥匙),再向试管中倒入3-5ml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温馨提示:加药品时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行后而三思]﹝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在这里起着怎样的作用?﹝猜想与假设﹞:⑴MnO2能放出氧气,加入它可以制取更多的氧气;〔2〕MnO2是反应物,加入的MnO2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3〕MnO2。讨论: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深入探究﹞编号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取少量二氧化锰于另一支试管③中加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4待实验2中的试管无气泡产生时,重新加入3-5m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可重复几次)小资料:将反应后的固体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与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得出结论﹞:1、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想要用过氧化氢既快有安全的制取氧气就需要加入催化剂;﹝表达与交流﹞阅读课本88页内容归纳: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的物质。催化剂的特点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反思与评价﹞:1、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的只有二氧化锰吗?还有其他物质吗?2、现有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a、b,向其中一份a中加入二氧化锰,则a和b反应速率一样快吗?生成氧气的量呢?由此你可明确什么?23、二氧化锰对所有化学反应都具有催化作用吗?【课堂小结】1、制取氧气的反应物,必须含有___元素;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用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3、催化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1、下列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来()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B、一个反应只有一个催化剂。C、过氧化氢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分解。D、催化剂不能提高产物的产量。2、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