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武昌区武泰闸小学胡晓静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堂10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窃窃私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体会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4、感受科普说明文中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进行说明的特点。5、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2、难点:理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感受科普说明文的表达特点。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检查预习,读准字词;整体感知,能抓中心句概括主要内容;学习第1、2、3、7自然段,体会海底奇异的景色,感受比喻、拟人、排比等有趣的表达方式。第二课时:复习背诵学过的段落;学习第4、5、6自然段,体会海底丰富的物产和神奇的景象;感受说明文列数据、举例子、抓典型、有详有略的表达特点。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课导入1、(板书课题:海底世界)相机指导“底”的写法:底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广字旁要写大点儿,特别要注意最后这一点,它表示“在最下面一层”,就是“底”的意思。2、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预习反馈大家按要求预习了吗?字音能读准吗?(课件示词语:第一组是:宁静波涛澎湃窃窃私语;第二组:黑暗闪烁深水鱼;第1三组:储藏蕴藏稀有金属;第四组: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1、自由读,指生认读,正音,重点后鼻音“宁”、“澎湃”、多音字“参”是翘舌音。2、该怎样读第一组的三个词语呢?指导读出词味儿;男、女生读,齐读。(三)整体感知1、课文一开头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齐读第1自然段),这个问题用了几个段落来回答?快速浏览一下。2、哪个自然段概括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七自然段)(1)齐读这段,说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2)看到这样的结尾,阅读时就要怎么想?(景色怎么奇异?物产怎么丰富?)对,这样读起来就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现在,我们抓住这两个词语来读课文吧!(四)走近海底世界,感受奇异景象。学习第2自然段1、自由读这一段。把你认为很奇异的地方画下来。师巡视,相机引导方法:可以在关键词语下作上记号,还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感受。2、交流:海底景色怎么奇异?(1)示句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A“波涛澎湃”是什么样子?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生表演)师变红这个词。B“依然”可以换个词吗?(仍然、始终、依旧)师变红“宁静”,宁静就是……(安静、寂静)C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谁能把这种奇异的景色读出来?指生读。师评价生1:海面上浪还不够大,海底下还不够静。生评价生2:读出了奇异的感觉。男、女生合作读。D师引读: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生:海底依然很宁静)这是什么原因呢?示句2:最大的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用上“因为……所以……”这样的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2)读句:最强烈的阳光也射不到海底,……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A为什么觉得这种景色很奇异?B现在请你们当潜水员,穿上潜水衣到海底去看看吧!(课件:潜水动画)师边演示2边引导学生描述:海下一百米还有点亮,二百米不那么亮了,三百米开始暗了,四百米更暗了,五百米以下呢?(全黑了)这时,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们在五百米以下的深海发现点点亮光。师:那点点光亮像什么?(像星星)是谁发出的光点?(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C补充资料:深水鱼的这些发光器官分布在头上、腹部、眼睛周围。其它的小动物看见亮光,就被吸引过来成了深水鱼的点心;凶猛的敌人看到了亮光,就不敢轻易地袭击它们了。听了介绍,有什么感受?D把这种神奇、惊叹之情读出来吧!自由试读,指生读,齐读。3、读了第2自然段,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板书:宁静黑暗,点点星光)学习第3自然段1、海底是宁静的,但是不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不是)示段,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有哪些声音?把描写声音的词语勾画出来。(变红:嗡嗡、啾啾、汪汪、打鼾)2、我们一起通过水中听音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