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预习先行——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平果县职教中心陆春苾2014.10.前言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提高质量和减轻负担被列入国家的战略教育主题。提高课堂有效性是解决这一战略主题的不二选择。各地教育教学改革都因此把重心聚焦于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师资培训的主题为五个“有效”:即有效学习内容、有效学习指导、有效教学模式、有效学习评价、有效教学研究。有效学习指导有效学习指导,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指导。学法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顾名思义是指学习方法指导,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方法,二是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通俗地讲,学法指导即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际的应用。教师为什么要进行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教师应该尽到的责任:不仅教学生“学会(给知识)”,而且教学生“会学(给方法)”。学会学习,终身受益。教学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授人以鱼。教师教学首先教给学生知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形成能力。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培养以知识为载体,知识和能力不是割裂的。第二境界:授人以渔。渔(捕鱼的方法)。授人以鱼,是给学生一杯水。授人以渔,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找水,这样学生就有喝不完的水。第三境界;悟其渔识。“渔识”,指对已学到的方法在运用中的见识、创新。学习三境界:一苦学;二好学;三会学。——现实:“苦学”的人多。谁之过?归根结底,是教育并没有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学生没有掌握学法,应该是教师之过;一个国家的国民不懂得学习文化处理信息的方法,缺乏文化创造的思维方法,那是教育之过。凡是聪明人都是掌握方法的人。传统教育是知识教育,现代教育是智慧教育,智慧教育与“方法训练”有密切关系。一个学生掌握方法、善用方法进而成为习惯,他才是灵活主动的、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人。吕洞宾“点石成金”的故事告诉我们:既然舍得给别人金子,那就不要吝啬“点金术”,也要教给别人享用。学法指导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现代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美国的理查·巴斯卡、安东尼·艾索斯在《超越西方》一书中说:“在本世纪中,教育方面的一大革新是,由注意教法而转变为注意学习法。”进入二十一世纪,学会学习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学会学习,重在掌握方法,“只有当学生积极想学而又懂得怎样学习时,他们才可能取得理想结果。”《课标》强调: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高效率地处理信息以创造新的资源”的方法。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指导什么?一、教给普通的学习方法1、预习的方法。2、听课的方法。3、练习的方法4、复习的方法。5、考试的方法。二、传授基础知识与学法指导标点、字、词、句、段、篇的学法指导,低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量大的阶段,要教会查字(词)典。中年级以句、段为指导重点,高年级以篇章结构、文章训练为重点。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指导什么?三、以培养智能为内容的学法指导智能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四、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有成效地掌握学法的保证。学法指导的核心是“方法论”,20世纪是方法论的时代,教育讲究方法论的前提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培养个性、能力、创造性为目的。因此,学法指导所指导的“学法”起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一般的学习方法或曰基础的学习方法;专业学习方法;学习的思维方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