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2.知道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3.了解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秦始皇陵兵马俑。过程与方法1.比较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认识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宗教;2.了解司马迁与《史记》;3.欣赏秦陵兵马俑图片及视频,感受它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秦陵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感受秦陵兵马俑所展现的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释迦部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域敦煌长安洛阳佛教东来路线图天竺天竺(古印度)—西域—敦煌—长安—洛阳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1.佛教东来据说,汉明帝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身上有白光的金人在宫殿中飞行。第二天,他向大臣们说起这件事,有人告诉他,那是西方的神灵—“佛”。于是他就派使者西行去求佛法,从古印度请来两位高僧,并用白马驮回许多经书,这就是“白马驮经”的故事。后来,汉明帝在洛阳西门外为高僧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直到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死后进入西天极乐世界,在来世得到幸福。这种教义让人们放弃斗争,一味忍耐,有利于维护现存的等级制度,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成为控制人们精神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说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信奉最多的是帝王贵族。而对“来世天国”的虚幻期待,也在贫苦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佛教基本教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文殊菩萨五台山——五台山(山西)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浙江)普陀山观音造像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四川)万年寺普贤金铜像峨眉金顶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2.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兴起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道教圣地青城山五洞天道教基本教义基本教义:宣传修身养性,炼丹服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尊崇道家学派老子为教祖。道观三教共栖图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之后,很快就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植。这是为什么呢?道教圣地——武当山佛教:道教:迎合了统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贫苦民众:思想上得到安慰,麻痹斗志,放弃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反抗,安于被奴役的命运。司马迁:姓司马,名迁,字子长。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西汉人,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他生于史官世家,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二、司马迁与《史记》他写了一本书就是——《史记》《史记》体裁: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文字特色: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材料阅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什么?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以步兵、车兵、骑兵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兵马俑检阅的将军跪射的士兵立射的士兵或许为了显示秦朝强大的国力,或许为了死后继续指挥千军万马,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或许他担心死后有人盗墓,如此多的兵马为他守护陵墓。秦始皇为什么要设计如此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在自己陵墓的周围?说秦汉,道秦汉,秦汉文化不简单,西汉佛教传进来,东汉道教兴起来,《史记》首创纪传体,秦陵兵马俑创造了世界大奇迹。1.佛教起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