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幸福》说课稿汀祖镇中心学校杨裕胜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学法四、说教法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七、说教学效果预测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感悟幸福》是人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课《幸福味道》第一课时的内容。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党和政府关注的话题,过上幸福的生活则是老百姓追求的目标。同时追求幸福,享受幸福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感悟幸福》正是围绕“幸福”展开。本课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明白幸福的真谛,并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从而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同时它也为后面《发现幸福》和《幸福门票》的学习奠定基础。2、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激发学生的幸福感和创造幸福生活的热情。知识与技能:1.通过热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2.通过学习,让学生领悟到幸福的真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幸福,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幸福。设计依据: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教材编写的目的:让部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学生增强幸福的感受能力,认识到幸福的重要性,感悟幸福,发现幸福。3.说重难点重点:理解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难点:领悟幸福的真谛。设计依据:当代学生独生子女多,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特点,不太容易看到别人的付出。现在社会崇拜物质与享受,学生极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互相攀比,抱怨自己的生活,生在福中却觉得自己不幸福。所以我将重难点定位于什么才是幸福和领悟幸福的真谛,并通过辩论法、讨论法等予以突破。二、说学情九年级的学生,想法更多,对生活也有所体验与感悟。他们现在正处于明事理,辨是非,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上对物质与享受的宣扬与崇拜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他们,所以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不是享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像王子公主般的生活才叫幸福。生活中春华秋实,风霜雨雪,真善美,情友爱,都是值得我们感动、回味和珍惜的。三、说学法1.概念情境化。用一些生活情境理解概念和问题。2.集体讨论法。3.辩论法。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双方进行辩论,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4.合作式学习。四、说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了避免政治课容易犯空洞说教的毛病,我选用:1.情境教学法。2.分组辩论法。3.讨论教学法。4.朗读教学法。五、说教学过程让我们一起走进幸福花园,开始我们的幸福之旅幸福,是在一定条件下,人感受到目标和理想实现后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一)百花齐放——话幸福看谁说得多-——说出你知道的描绘幸福生活或心情的词汇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前程似锦,阳光大道,幸福安康,幸福美满,福寿安康,太平盛世繁荣昌盛,欢聚一堂,金玉满堂,合家欢乐,合家团圆,年年有余,事业有成,安富尊荣后福无量,家给人足,穰穰满家,小康之家,钟鼎人家,无忧无虑,安身为乐,国泰民安康庄大道,满面春风,心花怒放,兴高采烈,乐不思蜀,欣喜若狂,满面春风,喜上眉梢喜笑颜开,满怀喜悦,怡然自得,喜形于色,乐不可支,喜出望外,喜不自胜,心旷神怡门庭若市,万人空巷,父慈子孝,贤妻良母,夫唱妇随,其乐融融,欢声笑语,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天伦之乐,互敬互爱,美满和睦,吉祥如意,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喜笑颜开心花怒放,神采飞扬幸福是多姿多彩的(插入新闻调查)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幸福也是千姿百态的。“不学习是幸福”还是“努力是幸福”?二)争奇斗艳——论幸福有钱才幸福简朴是幸福051015202530金钱收入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图幸福满意度食不果腹衣食无忧百万千万亿万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中国六城市幸福指数排行榜2004年,芝加哥大学奚恺元教授,对中国6大城市进行了一次幸福指数测试。榜一:6大城市当前幸福指数排行测试表明,6大城市的幸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榜二:当前幸福指数与人均月收入对照上海人均收入最高(月平均收入2847元),幸福指数排倒数第二;成都人均收入最低(月平均收入1515元),幸福指数排第二位;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