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培养项目将实施,将在22学校实行第4页第5页录取了50人,来自城六区数十所学校。报考工美附中“1+3”项目的学生有700多人,实际录取了60人。两所学校生源质量比往届有所提高。试验校整合课程做好初高衔接不用中考,自然不必再花时间“刷题”,做好初高衔接,成为“1+3”试验校关注的重点。这个暑假,各试验学校都对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以期充分利用“多”出来的一学期,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研制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衔接课程,将在初三阶段开设生涯规划、职业体验、社会实践课,引导学生们认真考虑未来可能从事的专业。首师大附中(首师大二附中校区)将在初三这一年增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实践动手机会,并将国学校本教材重新编写成文言文、现代文和写作三部分,同时增加“博识课”课时,每周拿出一个下午带学生去博物馆、实验室参观学习。北师大实验华夏女中计划多开设一些具有女性特点的选修课,如“女性与文学”“女性与科学”等,在北京舞蹈学院师资支持下,该校每周还将为“1+3”项目学生开设三次舞蹈课。“虽然是试验,我们依旧有许多期待。”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学生家长王飞舟坦言,“期待孩子能利用节约下来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也期待这项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第6页的改革举措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