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汲取传统精华引领时代风尚参考讲话众所周知,汲取传统的精华,才能拥有结实的根基;反映时代的精神,才能引领时代的风气.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探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青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效劳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老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辛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本人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答复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荣耀,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表达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具有深沉的民族文化根源与精神根基.荣辱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对根本的道德范畴.古人认为,”人而无耻非人也”,知耻是立人之大节,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堕为禽兽.(如孔子说:”君子耻言而过其行.”孟子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荀子认为:”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这种扬荣抑辱的文化精神,已经深深地渗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成分,成为上至仁人志士,下至平常百姓共同认同的根底性伦理价值标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基于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的深沉的文化积淀.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指荣耀或荣誉,”辱”指耻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回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闪耀着一个个平凡而光芒的名字,每一个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敬老尚贤,无私奉献,张扬着道德的大旗,屹立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当代青青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青青年是祖国的将来,民族的希望,青青年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立的一支重要力量.你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构成的关键时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你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塑造青青年的思想道德质量,确实是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质量;引导青青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实是塑造祖国将来和民族的希望.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涵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我们如今最缺的资源,不是有形的物质,而是无形的道德.树立新时期的道德观,必须将”八荣八耻”走进内心,融化在本人的实际行动中.希望同学们将八句话铭刻在心,热爱祖国,效劳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老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辛奋斗.然而,看看我们的四周,有一些现象让我们深感遗憾.有的同学无所事事,以浪费时间为荣;有些同学在考场上利用手段作弊,没被觉察而洋洋得意;有些同学集体观念淡薄,不愿意为班级做事;有些同学穿着追求名牌,爱打扮,在学习上却不肯多花功夫,吃不起苦;有的同学在家好逸恶劳,从不帮父母做家务等等,事实上都是荣辱不分的表现.这些同龄人中的是非,善恶,美丑不分的现象让我们感到无比痛心.古人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学们应该多多反思,经常检视本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的要求,在不断进步的根底上,检视本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八耻八耻”的要求,以不断完善和提高本人.那么作为青青年的我们,该怎么样培养荣辱观呢我认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如今做起,时刻牢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效劳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老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辛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对本人日常行为标准的严格要求,把本人培养成为知耻爱荣的真正合格的中学生.最后,我祝愿每个同学,都能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