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影片,初步了解屈原的生平。新课导入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走近作者《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写作背景雷霆()污秽()犀利()鞭挞()罪孽()鞺鞳()徘徊()稽首()睥睨()tínghuìxītàniètāngtàpáihuáiqǐpì字词积累nì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鞭挞:鞭打。比喻抨击。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整体感知本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第2部分:屈原的内心独白。第3部分:婵娟之死。细读感悟1.与以往的课文相比,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是屈原内心的独白2.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1)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2)借斥责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细读感悟1、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细读感悟2、通过语言分析剧中其他主要人物是什么形象?邪恶的化身,卑鄙、狡诈、胆怯。是朝中奸佞的帮凶。3、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1)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思考: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屈原的形象。联系当今,我们应当如何从行动上向屈原学习?研读赏析文中的风雷电、洞通湖、东海、长江、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了什么?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无形的长剑象征人民群众;指坚定的信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写作特点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让我们用自己最激越的感情,朗读课文,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这雷与电的洗礼。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