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知识与技能:1、认识“撩”、“眷”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幽静、漂泊、唯独”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策略与方法: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加强朗读训练;课后拓展延伸。课前准备: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1、大家见过梅花吗?(出示一组梅花图片)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扣题质疑。出示对理解课文有价值的问题)二、解读“梅花魂”1、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文中描写外祖父喜欢梅花的句子。2、指名读句子,并说明理由。3、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老人为什么喜爱梅花,喜欢这墨梅图。4、指名说,出示句子:“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性才好!”①齐读句子。②课件演示,欣赏梅花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一枝独秀的梅。梅花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③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原来外祖父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学到这里,你以为梅花魂是指什么呢?梅花的精神——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5、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①自由练读――指名读。本来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备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存在的这种精神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这就是梅花魂啊!②看梅花凌寒单独开了――播放课件师:这首歌是片子《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寻求革命信仰和高尚理想,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动摇,正气凛然,最后含笑走上法场,倒在一片梅花残暴的处所。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夸奖江姐。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酷寒何所惧,一片赤忱朝阳开!③外公讴歌梅花,他更盼望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格的人。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的心灵独白。看似平常的梅花,表现了老人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看似平常的梅花,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看似平常的梅花,也饱含着老人期盼着祖国繁荣富强。齐读老人说的话。三、领悟“爱国心”问:外祖父喜欢梅花为什么又送我梅花图呢?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重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由于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是时时缭绕于外祖父心头的爱国情啊!正如作者写道(齐读):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收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仅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四、体会写作方法1、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心在故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地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先指名读再齐读)2、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五、拓展延伸1、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出示句子)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的,显得越发朽迈的、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2、“故乡”、“祖国”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