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教学重点: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教学难点:1.能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精心导入。(播放《国歌》的音乐,大屏幕投放《国歌》的歌词)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著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这文章的题目是《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者给汉字注音。一(xiè)_________千里丛山(dié)_________岭险(jùn)_________阻(yì)_________逼(xiá)________(qíqū)_________奇趣横_________生浊_________流滚滚2、找出描述下列对象的比喻句:投影:比喻人类历史的生活---------旅行民族生命的进程-------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中华民族历史所处的艰难的境界----------江河曲折宛转三、合作研讨。1、学生朗读课文。2、欣赏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思考:艰难的国运指代什么?示例答案:国家正处于坎坷、挫折、灾难深重的时期。3、欣赏歌曲《黄河大合唱》选段,小组讨论思考:什么样的国民才是“雄健的国民”?示例答案: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英勇自信精神的人民。4、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联系起来?示例答案:中华民族现在正逢崎岖险阻,他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壮绝的景致,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感受不到的。4、再读课文,选取你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昕,并谈谈喜欢理由。(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朗读。)5、老师小结:作者用一系列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主张: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四、体验反思。本文有一种哲理美,给人以有关生命、价值的思考,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的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读了本文,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有趣味、最有意义呢?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你认为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怎么做,才算得上“雄健的国民”?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五、课堂总结。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六、延伸作业。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板书设计: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比喻人类历史的生活---------旅行民族生命的进程-------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中华民族历史所处的艰难的境界----------江河曲折宛转主张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