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欧洲音乐的分类欧洲音乐的分类欣赏提示1沿着西方古代音乐发展的轨迹,聆听古典主义时期走向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感受大师的情怀。2了解贝多芬肖邦的生平及创作成就,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片段,和《C小调革命练习曲》并分析作品。3学唱《欢乐颂》主题,并分析主题。按照音乐风格划分:西洋音乐史的发源于距今大约3000年的古希腊,从文艺复兴开始蓬勃发展。在不同时期,由于人们的欣赏不同音乐的风格也丰富多彩,人们把风格大至相同的阶段归为同一个阶段,如下:巴洛克时期——(1600-1750)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中叶)民族主义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近代现代1: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1)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域,古典的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崇尚理性、强调道德力量、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2)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奥)(奥)(德)2: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1)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为标志开始形成浪漫主义形式(2)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不同,强调的是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偏重个性化的心理的刻画,往往不同现实的本来面目,感情热烈而奔放,形式上不受拘泥,各民族音乐家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民族风格。(3)代表人物:韦伯、舒伯特、肖邦、舒曼、李斯特、(德)(奥)(波兰(德)(匈)门德尔松(德)《第九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又名为《合唱交响曲》。直到作曲家的暮年,经历了人生风雨历练之后,贝多芬才真正下苦功开始创作自己心目中的最高理想。夸张的是,为了保持创作激情和状态,贝多芬先后搬了四次家。终于在埋头一年半之后,在1823年的年底,这部凝聚着贝多芬人生哲理的《第九交响曲》完成了!虽然经历的时间不算短,但作品的创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几乎是一气呵成。在很多人看来,这时候可以迎接欢呼和胜利了。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名家介绍:贝多芬(1770-1827)师从海顿、申克等名师。贝多芬在声名如日中天之际患了耳聋的疾病。在此后,写了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一八零二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同年,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贝多芬起自一八一五年。体肉蒙受失聪的惨境,但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后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与欢欣.代表作品:钢琴奏鸣曲「月光」。交响乐:第三号交响曲《英雄》、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第六号交响曲《田园》第九号交响曲《合唱》等。从古典走向浪漫\贝多芬第9交响曲第四乐章(下).flv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学唱欢乐颂主题并分析一乐曲的节拍,节奏是什么?组成的音有那些?二重复的动机是什么?三结合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征,谈谈你对这首乐曲有何新的认识!简·西贝柳斯简·西贝柳斯(JeanSibelius,1865-1957),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广为流传的交响诗《芬兰颂》、七部交响曲、交响传奇曲四首(包括...